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留学生掀起回国热 国外顶尖人才也来华工作

伯才猎头 猎头职场 2012年03月31日
  中国:从人才“输”家到“迎”家 
  外媒称求职高峰期中国热门专业留学生掀起回国热

  海归持续增长 国外顶尖人才也来华工作

  美国《星岛日报》昨日报道称,对近年来大批涌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来说,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素来是最易就业且待遇较高的行业之一。现在正是年初求职高峰的时节,竟出现大批IT业华人学生回国的热潮。

  许多今年毕业的留学生甚至都没有在美国进行大范围求职,便做出回乡发展的决定。不仅是留学生们掀起了一股海归热,“土生土长”的美国顶尖人才也开始流向中国。

  我国著名国际人才研究专家王辉耀在接受《法制晚报》专访时表示,中国正在成为人才“迎”家。但谁曾想过,就在短短几年前,中国曾是人才的“输”家输出人才却迎不回来。当时,回国的留学生不到出国人数的三成,人才流失严重。

  现象

  2002至2007年博士留学生九成滞留美国

  改革开放后持续30多年的出国留学热,使我国成为世界头号科技人才资源输出大国。截至2011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近225万人。然而在输出人才的同时,中国也成了人才流失大国。

  2002年到200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计116.26万人,其中只有36.17万人回国,流失人员比重高达68.89%,居世界前列。

  以博士生为例,据《纽约时报》引述的美国政府权威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7年在美国拿到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内地留学生博士滞留比例最高,达到92%.

  相比之下,韩国、日本也都派出了大批留学生,但大部分都回国工作。1990年至1999年间在各国经济发展最急需的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国内地博士留学生滞留比例为87%.与之不同的是,韩国博士滞留比例只有39%.

  2002年至2007年在美国的各国科学和工程博士留学生滞留比例

  名次 国家 留美比例

  1 中国 92%

  2 印度 81%

  3 加拿大 55%

  4 德国 52%

  5 中国台湾 43%

  6 土耳其 42%

  7 韩国 41%

  8 日本 33%

  9 墨西哥 32%

  10 巴西 31%

  转变

  2008年后留学回国人数暴增50%

  在全球人才战略中,中国一直处于“输”家局面,直到2008年,我国出台“千人计划”等一系列新的吸引人才的政策,“人才流失”的局面逐渐得到扭转。

  此外,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形象逐渐发展为“似可仰赖的成长型合作者”,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市场前景愈来愈被看好,许多高、精、尖人才选择回国就业。

  到了2009年,我国留学生回国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次大关,比上一年增加30%以上,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留学生回国人数也大幅度增加,都接近或超过30%.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5万人,增长19.32%;而同年回国的留学人数也增加了5.13万人,增长了38%,表明现在每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

  小链接

  “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全称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的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同时,各省(区、市)也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即地方“百人计划”。

  原因

  除了国家“千人计划”等人才政策的吸引外,在一项“中国留学人员归国原因”的调查中,有91.6%的“海归”认为在国内事业的发展潜力比国外大,88.5%的人认为应该“把知识应用在中国的发展上”,而有80.6%的人则是因为家庭原因选择回到国内。

  案例1

  “中国挣钱机会多”

  海归硕士胡英泽是北京人,他2007年毕业于加拿大莎省大学经济学专业。谈起回国的原因,他对法晚记者表示,2008年中国举行奥运会,“奥运经济”必定会为中国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当时我就想,回国发展事业不会比在国外差,挣钱机会肯定更多。”

  专家分析

  “中国机会”是很多海归看好中国,回归中国的主要原因。中国的服务业目前仅占GDP的43%,国外接近80%.中国在转型的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像胡英泽这样的海归兼具东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教育背景,在全球化浪潮中比较有竞争力,回国发展机会多。

  案例2

  “我想为家乡做点什么”

  女博士赵莉也是回国留学生大军中的一员。她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毕业后,先后供职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和Heart FM 音乐电台等单位,但是没多久她就选择了回国。

  “最开始是打算留在英国,那里的工作很充实、很愉快,收入也高。但是2008年四川发生特大地震,我家就在重灾区北川,我就想回来为家乡做点什么。”赵莉还表示,她对中国的就业环境很有信心,总体来说是健康而有序的良性竞争。

  专家分析

  我们不应该为留学而留学,而是可以把留学作为改变家乡,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方式。有这样想法的海归

  不少。出国留学其实也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这种学习往往只有回到祖国付诸实践后才更有价值。

  案例3

  “我是独生子女”

  廖欣是日语专业的硕士生。完成学业后廖欣首先选择了回国工作,她说,自己是独生子女,不可能完全不顾父母而独自在海外工作生活。她说,“国外始终离家人比较远,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不在家人身边,他们担心我,我也担心他们。”

  专家分析

  中国人的家乡情结和中国文化有关系。在海外待的时间越长,有的时候这种文化渊源的归属感也越强。

  随着国内生活和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会有更多人回国,亲朋好友和广泛的社会联系也是吸引他们回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外媒

  各国顶尖人才有了新的追求目标中国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有文章认为,随着中国人才政策和绿卡政策的日渐开放,目前已经不只是单纯的“逆向人才流失”,“土生土长”的美国顶尖人才也开始流向中国。很显然,这一趋势还会加快。

  《华盛顿邮报》的文章则称,世界各国顶尖人才有了新的追求目标中国,这意味着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职的精英科学家们将在上海或北京安新家。

  王辉耀说,这一转变背后最直接的意义就是使我国的人才资源损失开始减小。大量尖端人才,包括海外的技术专家来华,分布在科技行业前沿,对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不容置疑。

  同时,现在留学生学习的科目包罗万象,除了理工科和自然科学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等,他们回到国内工作,对我国的软实力提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王辉耀说,中国正在逐渐从人才“输”家转为人才“迎”家。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大规模的人才回流,以及世界各地的人才来中国寻求发展。

  俄勒冈大学国际事务专家丹尼斯。西蒙也表示,中国将人才视为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砝码,新的人才是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关键。

  专家简介

  王辉耀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高级访问研究员,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