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证”,是耶?非耶?
校内搏文凭,校外忙考“证”。这是时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必需做的两大“功课”。走进今日的大学校园,有关计算机、第二语言、会计师、法律等等的各种培训招生广告铺天盖地,有些培训学校甚至把招生摊子公然设在了大学校门口———尽力把学生从大学校园“拉”进培训课堂。
那么,对于大学生校外考“证”,大学生、高校以及用人单位的反应如何呢?大学生:
考“证”有助于就业时下,不少证书的培训费用颇高,比如,中级英语口译班一学期费用高达700元,若由老外上课的强化口语班则要几千元,读计算机的一般认证课程需要4位数的花费。如此高的学费,对于在经济上属于“伸手阶层”的大学生而言,算是一笔“巨款”了。但即便如此,他们参加校外培训依然十分积极。
原因何在?复旦大学国政系三年级的小杨刚进大学时,一位大四“师兄”就告诫他,今后工作难找,要想将来在人才市场上胜人一筹,就得早作准备,多考“证”、多为自己积累“资本”。于是,在大一时,他就在校外报了日语培训班,现已获得了日语中级证书。这学期他又报名参加了律考培训班。他很有信心地说,经过“实地观察”,这些证书有时比研究生学历都管用。所以,他认为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
相比之下,华师大文学院四年级的罗小姐就没有这样惬意了。她原以为,专心学好专业是最重要的。因此,她看到其他同学为考“证”而疲于奔命,影响专业学习时,很为自己的明智决定庆幸。没想到,在人才市场上,专业功课十分优秀的她在应聘时竟连连吃“闭门羹”,而那些成绩平平但手持多种技能证书的同学倒是很“吃香”。于是她亡羊补牢,连报了外语与计算机等几个培训班。如今的她,既要忙就业,又要忙考“证”,还要兼顾学业,忙得头头转。用人单位:
青睐有“证”学生从本质上讲,正是由于高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不少差距,才使培训教育有了很大的市场。据统计,目前培训班所设课程几乎都紧扣市场需要。大学生忙于考“证”,为的是能顺利登上用人单位的大船。
微软亚洲研究院人力资源 部的王女士认为,目前高校的教育偏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进入社会后所需的实际技能的训练。而学生参加技能培训考“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在人才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实际工作技能颇有微词,这是大家都有耳闻的普遍现象。一家刚刚落户上海的某大型外贸公司想大力拓展海外市场,需要相关人才,但那些既有知识背景、又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实在难觅。该公司人事部主管无奈地说:“公司急需拓展市场,如果招进那些缺乏基本技能的大学生后,还得花时间重新培训,耗不起呀。”
正因为很多用人单位都有此想法,那些拥有多种技能证书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自然具有竞争优势了。
学校:原则支持学生考“证”学生通过校外培训考“证”,提高了就业率,这对学校来讲是件好事。所以,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参加培训考“证”原则上是支持的。可是,有一种情况却让学校感到尴尬和不悦:当学生参加的培训课与学校专业课发生时间冲突时,老师们眼睁睁的看着学生“弃我而去”。课堂冷冷清清,老师心里不是滋味。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感慨道:“到了大四,眼见着课堂上的学生日益稀少,一查问,全是为了就业去考各种各样的“证”了。看着这些孩子疲惫的样子,也不忍心责骂他们。”
传统教育在培训教育面前的这种无奈,涉及多方面原因,难以在一朝一夕之间改变。交通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处许老师说:“我们只能尽力为学生着想,学校会在保证基本学科教学正常的前提下,尽量多开设一些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的辅修课程。另外,我们也提醒学生,扎实的基础是同样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