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寂寞、失意吗???王志东离开新浪的一年
王志东在我们的视野里一直非常特殊。就像对一个身边人的持续关注一样,王志东注定无法成为转瞬即逝的人物。
王志东似乎改变了,又似乎没有变。他骨子里的清高和温情没有变,他仍在追求激情与个性。他也仍然相信,作为一个CEO,对品质有很高的要求。“在中国,CEO的风格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文化,他会将自己的很多东西带到公司中,对公司的品牌能力有直接影响。因此,诚信、规范是必须的。”
经历过一般人难有过的磨砺之后,我们总认为他会变得圆熟与世故。而他朋友有什么难事,他还是可以临时相托和救驾的人。“这个人仗义,”刚刚结束的科博会一次高层论坛,因为演讲嘉宾临时改变,组织者半夜两点找王志东说,帮帮我吧。王志东第二天推掉别的事去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他的手机被一个人打错了三次。但他每次都笑呵呵地告诉人家,“你打错了,”一副商量的口气。
对于一个执著前行的人来说,想着旅程中的某个终点是无法忍受的。因此几乎离开新浪同时,王志东就开创了自己新的事业——点击科技公司。有过后悔吗?有过寂寞吗?有过失意吗?没有人知道。但我们面前的王志东眼睛里又闪动着兴奋,他关于第三代互联网的想法清晰无比,他的新产品让他看到了“改变普通人生活”的前景。“误差不是从来没有”,但王志东相信自己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王志东说话的声音与看人的目光,让人无法用激烈的字眼与之交锋。而关于新浪的话题,尽管记者小心回避,但仍然无法绕将过去。
很多事情在超越出来与沦陷进去之间,本没有界线。于是,尽管我们从漫无边际的话题开始,最后仍然走到了从前的一年。
关于新浪——为什么有些事情不能坚持
《新经济周刊》:有人说,董事会看一个总裁,至少要看三年才能判断他的真正能力。只凭一两个季度的财报就换人是不对的,这话现在你同意不同意?
王志东:我同意也不同意。一个公司如果拥有中长期的方向和方针,是不能用一两个季度的财报来衡量一个人的,这是短线的做法。但我也不同意等三年才能看清一个人的能力。我觉得在IT行业,董事会与总裁之间至少要一个季度交流一次,才能相互看得清楚。
《新经济周刊》:一年时间就这么流逝,你觉得自己变了吗?
王志东:我觉得我能静下心来,对全行业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特别是以前含糊的想法变得清楚了。
在新浪的时候,他们说我保守,说得好听点是稳重。其实呢,和当时对有些事情看不准有关。我以前没有经营过新浪这么大的一个企业。而当外界(分析师、媒体、企业)都发出同一种声音的时候,我心里有着巨大的压力,就不能凭自己的判断做事。这种时候我就必须做出某种妥协。而为这种妥协付出代价的,是企业本身。
《新经济周刊》:我不明白,你能举出具体的例子吗?
王志东:当时的很多直觉现在看来还是对的。比如企业是并购还是拆分的问题。我在一年前在新浪时就提出应该拆,而不应该寻求合并。因为当时门户的思想是混乱的,主业太多太庞杂,会影响到很多具体的业务的发展。就跟当初我在方正时经历的一样,照版业务作为主业的情况下,中文之星等软件业务没有办法做大。《新经济周刊》:那时候你想拆,完全是出于自身的判断吗?
王志东:也有外界的原因。当时很多的策略投资过来,看中的都是新浪其中的一部分业务。因为整个摊子太大,业务太杂没有办法投。他们也提过如果投某些业务可以单独上市的想法。
《新经济周刊》:那为什么当时你没有坚持呢?
王志东:大家都说要“合并”,声音特别一致。我左右不了。
《新经济周刊》:那现在新浪拆了,是按照你一年前的想法拆的吗?
王志东:不是。但我不评价现在的新浪。
关于点击——我们的产品是高手级别
《新经济周刊》:在这个新公司里,你仍然做研发吗?
王志东:我不再具体做一线研发。精力主要在产品方向、进度及核心方案的把握上。我还一直在探索公司的管理方法。
《新经济周刊》:不做研发了,怎么能证明你们的产品一定是高手级别?
王志东:因为我们现在的20多个工程师都是绝对的行内高手。我有感觉。《新经济周刊》:关于你的直觉,业界有不少传闻,有人说点子不能在你面前说,因为你会旋即发现它的商业价值。
王志东:这个我说不清楚,但我对自己的商业判断是比较自信。这如果算是一种直觉的话,应该是一种基于理智分析提炼的感觉。
《新经济周刊》:听说新浪现在走的拆分之路,你也曾凭直觉提出过。
王志东:是一年前就提过。但这不是直觉,是一种理性判断。
《新经济周刊》:你分析过为什么自己的直觉一直都比较准吗?
王志东:一是我爱充电吧,一直以来我的接触面都比较广,产业界、投资界各行各业的人接触得都很多,他们让我用多重视野看问题。
二是我的个人经历让我拥有了跨行业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原来学电路的,后来又开发软件,又做网络,还研究过媒体。我思考问题的方法永远都是延展的,没有边界的,更没有条条框框。
《新经济周刊》:什么时候靠理性,什么时候凭直觉?
王志东:能靠理性分析的时候当然是靠理性。当周围的信息不够完整,或不够清晰时,就靠直觉。
关于未来——站在第三代互联网潮头
《新经济周刊》:看似轻松,你还是有挺大的压力吧?
王志东:压力可以说有也可以说完全没有。为什么说有呢?因为周围支持我的人很多,对我赋予了很大的期望,而且有很多人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我就觉得,现在这种情况,有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但换一个角度讲,一个人一辈子干成一件事情就已经很不容易。我应该很满足。
《新经济周刊》:听说在“点击科技”这个新公司里,你还是一种温情的管理方式?
王志东:这是我追求的,我不希望走极端,也不希望做妥协,除非万不得已,我希望两全其美。但真的很不容易。就像现在很多人都要在家庭和事业间做选择,但最完美的是两者结合一样。
我做公司是一样,总是希望我身边的所有人都受益,股东、员工、客户、用户、伙伴都受益了,股东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保证。我希望公司是个大家庭。我也愿意为她投入感情。
《新经济周刊》:你以前总能把企业放在技术潮头,现在点击公司立足于什么?
王志东:立足于第三代互联网。我最近花了很多时间,找分析师的报告,也从风险投资的角度分析,我觉得互联网行业出现了很重要的转折点。正在酝酿新一代的互联网概念,就是第三代互联网。
这个概念是突破集中计算,内容为王,将各种服务打包和标准化,打破数据孤岛的概念。
《新经济周刊》:这股潮流什么样的公司容易把握?
王志东:新的游戏规则面前,看的是谁有思想,谁的包袱最少,谁行动得最早。这个时代最讲究的是技术实力,尤其是软件实力。这也是为什么微软在这场革命面前那么积极的原因。
《新经济周刊》:传统的网络公司会充当什么角色?
王志东:他们可能变成相对的传统产业。最重要的是给软件公司以机会。
《新经济周刊》:点击公司的新产品基于第三代互联网?
王志东:是围绕软件和互联网结合的,是基于第三代的产品。从商业应用和技术角度看,都是不错的产品。今年7月底应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