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风暴来了 你的“奶酪”还在吗?
北京进入寒冬以后的一个夜晚,记者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是秋天时遭遇公司裁员以后就杳无音讯的一个朋友打来的。他说,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以后,终于鼓起勇气给朋友们打电话,在最初失落的时候,他不愿意跟任何过去的朋友联系。现在他已经开始了新的事业征程,生活中的一切正渐渐回归到原本的模样。从他那与过去相比显得低沉了许多的声音里可以感到,在过去的那几个月里他有十分难忘的经历,并改变了许多。
2001年,当不期而至的裁员渐渐演变成风潮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措手不及。多年来良好的经济环境、正在逐步展开的锦绣前程、越过越滋润的白领生活,使得国内职业人的脑子里很少有“裁员”这根弦。年初从国外发端的“裁员风暴”扫荡知名跨国公司之际,还有人乐观地认为,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不会受到影响,裁员风不一定吹得到我们身边来,国内白领们可以泰然处之。那时,很多人仍然认为裁员这件事只会发生在烧光了钱的网络公司里。
6月,新浪网“一小时走人”的果断仿佛才惊醒梦中人:裁员是会在某个毫无防备的早晨突然降临的。到了年底,形势更是急转直下,一向稳健的老牌IT企业也开始传出裁员消息,尽管用的是“人员优化”的说法,中关村的知识精英们依然感受到浓浓的冬季寒意。
许多人的职业安全感因此受到打击。在裁员风暴的威胁下,无论是牺牲者,侥幸存活者,还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一时间都被一种消极情绪所笼罩,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变得彷徨起来。
而谁也没有想到,激励我们打起精神鼓足勇气重新开始寻找失落的世界的,会是一个关于奶酪的寓意故事。年底,一本叫做《谁动了我的奶酪》的小书在京城白领中悄然流行,它试图告诉人们“一个在工作或生活中处理变化的绝妙方法”,那些被突如其来的裁员风潮击中、正在失去职业安全感的人们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据说,年底前的IT业界流行使用“《奶酪》炒鱿鱼法”,不少雇员在被辞退前夜收到了这本书。
《奶酪》一书的流行,正因为它切合了变幻莫测的职场形势。经受了裁员风暴的洗礼而渐渐醒悟的人们也开始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国内职业人的命运同样要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摇摆不定,决不可能置身其外,独善其身。读过这个寓言故事,当然不可能真的获得什么“绝妙方法”,但至少会对“变化”一次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职业人,坦然面对类似裁员这样的各种职场变化,并培养起随时应变的能力,应该是一种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