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老总眼中的“人才流失”
2000年起始,万科高级人员在变动,关心万科的人们在关心着、议论着、担心着……人才流失你不但心吗? 这是一个人才整合的时代,人员流动是大趋势,作为公司,不仅要在乎谁离开了,还要关注谁进来了。在人事政策上,万科曾多年奉行“自我培养干部路线”,即从大学毕业开始培养,而不倾向直接从社会上挖人。但社会上却不断挖万科培养起来的骨干,表现上万科一直在流失人才。当然,离开万科的干部不都是被挖走的,也有主动离开的,“天要下雨、娘要改嫁”。我让人事上做了个统计:“1992年至1999年的人员流失情况。流动变化最多的是1998年,离开的执行董事级别的就有两位,还有部门正职的两位,但并没引起多少议论,而2000年的人事变动却即时引起媒体关注,原因是:万科较1998年名气大了许多,再经过自我炒作。我不认为万科的人员流失超出合理范围。2000年,万科改变人事政策,不仅自己培养,也开始挖脚,这方面的进展相当理想。
引用职员手册上的语录: 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哪有低谷就向哪里汇集。
人才流动的话题引起职员的兴趣并提出尖锐的问题,引起争论、反思在预料中。就职员提出的问题谈些感受。
万科用人标准:是埋头苦干还是个性张扬?能说会写吗?用这种极端的两分法来判断万科的用人政策未免简单化。
80年代中期,万科的主业是贸易,从贸易部门引进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詹洪祥(外号詹爷、原重庆一贸易公司的买卖手)、蔡顺成(外号大蔡、北京一出版社编辑) 、杜小腾(广东省一贸易公司经理)、王建平(湖南贸易公司业务员)等人才进入公司。当时的人才结构有这么几个特点:1.专业偏向贸易型,2.特点外向张扬,3.文化程度不高。当时有没有埋头苦干型的呢?有。但埋头干活拙于言谈者,显然不是买卖手的适合人选。
80年代后期,万科在筹备股份化的同时,贸易业务开始向制造业转向。股份化需要动笔杆子的秀才,买卖上能说会道反而派不上用场。冯佳(西南财大青年教师)、孙路(清华青年讲师)、李杰(武汉青年团干部)三秀才登场,被老职员戏称为冯公公、孙公公、李公公,意指天天围绕着王石转的红人。与此同时,姚牧民(湖北汽车配件公司)、冯继东(武汉钢铁公司炉长)一批工业的人才被吸收进万科。上述人才的特点:1.秀才和工业技术骨干各半,2.业务上没有特指的专业,3.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为主。可以感觉到,这时的万科,人才的文化素质有了一个飞跃。
90年代初,万科进入多元化,同时跨地域经营房地产时期。这是什么赚钱经营什么的盲目时期,但房地产和股权风险投资是多元业务里的两个重点,管理上,体现万科经营文化理念的周刊应运而生。陈组望(东部海上石油审计经理)、刘录明(海外留学生)、郭钧(深圳市委干部)、郁亮(深圳外贸总公司业务操手)、莫军(清华毕业生)等进入万科。这个时期的进人特点:1.名校学生占的比例增多,2.业务上仍强调通才,3.思想活跃,给公司注入新风。
90年代中期,地产业务突飞猛进、万佳零售异军突起,集团总体的多元化架构向住宅专业转化。专业人员受到重视。此时的新人特征:1.业务开始强调专业对口,2.大量零售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反而拉低总体人员文化素质,3.外地干部本地化,显示人才构成的跨地域特征。
2000年,中国大陆专业住宅开发集团第一品牌形象确立,万科进入全国性规模开发的扩张期。从新职员名单可以看出:从建筑和相关的专业院校对口招人将是三年内的主流,还可以预计,三年之后,MBA的学生将逐渐增多。
从上述万科用人标准的演变,可以明显看到:业务性质、业务架构和业务规模左右着万科的用人标准,而不以个别领导人的偏好所左右。就个人看法,能说会道不是缺点,更不能和滑而不实等同,而不善说也不善写的实干家不仅在万科,在哪个企业都要丢分吃亏的。可以感觉到,职员们很欣赏有专业技能、实干,又不太张扬的莫总,但应看到,莫总的文字能力是很强的。在万科,除了实干,不会说起码得有动笔能力,或不会写会说也行。我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