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培训产业化
——新加坡华点通集团51e-training人才智本与绩效总经理郭阳道
未来国家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最终归结到人才的竞争。但一个人的成才,仅仅靠学校里获得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而参加培训是一个人在走出校园后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新加坡华点通集团51e-training人才智本与绩效总经理郭阳道认为国内的培训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这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西方培训业的差别
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特别是在目前新经济的浪潮下,“人”的作用更加突显。国内企业以往习惯于在“做”中学习,但随着国外企业的大举进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带来新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而这些对于国内的一些企业还是很陌生的,因此培训就显得越发重要了。在去年APEC会议上江主席明确提出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这是很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
在西方,培训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具有一整套规范的操作方法。针对同一个课程,市场上会出现一系列的产品,比方说录像带,录音带,VCD和一些书籍。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他们都组成了产业化链条的一部分。这就像你看迪斯尼一样,迪斯尼的剧本可以拍成电影,可以做成卡通,可以画成漫画,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但内容都是同一种东西。一般在一次培训的过程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放讲师的录像带,其余的时间就是对学员的引导和学员之间的交流,体验式培训占很大比重。
而国内的培训还是以授课的形式为主,还未形成一个产业,缺乏一个稳定成熟的培训师队伍。在培训的内容上国际国内原则上是可以互通的,但转换的过程则需要培训师来对其进行本土化。另外,知识不等于力量,知识的运用才等于力量。培训师的作用是要把知识的精髓传给学员,保证他们在知识上获得,在态度上相信,这是对一个培训师的起码要求。
国内培训市场现状
国内企业用人方面的不足
不同的企业对“人”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企业需要的是那种一来就能干活的,这种企业会常采取一些挖墙脚的方法来猎取人才,然后就让他去做具体的事,那么这个挖来的人对你企业的认知程度可能也不高,如果配套措施跟不上,企业是很难留住这种人才的。但有的企业就不一样,比如说可口可和宝洁,他们本身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理念,那么他可能就喜欢直接从刚毕业的大学生中挑人,因为他们没有受到社会上其他企业的一些风气影响,通过内部的培训,把他们培养成适合本企业文化的人才。
传统上是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但在国内企业我们经常看到强将手下都是弱兵。因为老板没有能力去培育员工,员工就很难去超越他上司或老板,这对企业的成长很不利。因此一个企业如果不进行培训,塑造一些具有新观念的人才,那么这个企业是很危险的。
其实我很欣赏有些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性,他们从过去的人治向制度化建设的转变,这对一个企业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培训的方式
因我们的培训对象都是成人,成人已经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一方面他的经验可能有用,但在其他方面,就可能成为接受新知识的一种阻碍,这样在培训的过程中,就应该避免和他硬碰硬,避免和他争论,可以通过一些体验式的培训,通过做一些游戏,使他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通过游戏的结果,使他自己认识到为什么这样做行,那样做就不行,这样做和那样做会有什么区别。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讲双赢。但虽然嘴上讲双赢,其实骨子里都是希望我赢你输,这样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就会发现在一些关键的点上,出现尔虞我诈的情况,游戏的结果可能就会出现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状态。通过对游戏结果的分析,来告诉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当初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仅仅是口头上给他讲双赢是没有用的,只有通过做游戏,通过体验式的教育,才能让他意识到通过怎样的选择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
培训不是万灵丹
企业在参与培训时有一个特征,就是有很大的随机性,随便的抓几个培训听一听,没有一个以合理开发自身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整套培训计划。比如有的客户认为销售业绩不好,提出想进行销售方面的培训,这时我们会对他进行诊断,找出销售业绩不好的原因,如果是跨区域销售方面的管理比较混乱,还有销售人员自信心不够,或对产品不了解,或销售技巧等能力方面的问题,我们是可以解决的,但对于制度方面的原因,我们就没办法解决了。还有的企业提出要搞团队建设,但这不是员工做一次拓展训练、一拥抱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里有组织设计的因素在影响团队,也有个人素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培训所不能解决的。因此在培训之初,我们必须先进行需求分析,我们希望客户的期望和我们能做到的比较接近,我们不希望客户把我们当作万能丹,认为什么事情都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