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拔开拓型管理者
企业常常感慨开拓型的管理者“一将难求”,东挑西捡,总还是不能满足要求。为什么如此?原因很多,但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深究:
一.选择管理者的决策层本身要具有开拓精神。
在决策层中某些领导人的头脑中已经建立了牢固的关于管理者的“定型化”标准。比如,在选举管理者时,总是偏向于那些工作踏踏实实,只知道自己埋头苦干,而不善于调动大家积极性,毫无进取精神的人。这些人习惯性地被认为比较稳妥,工作虽无建树和创新,却也不会出大事,要他们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是不可能的。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中庸”的思想所致。中庸思想中成功的标准即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因此便成了选择“定型化”管理者的有力佐证。但我们知道,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商战中,“不进则退”是不变的真理,没有大胆创新和开拓的精神就丧失了竞争的前提,更不用提如何“驰骋沙场”了。
二.区分开拓型管理者心理品质的主次,求全责备。
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包括德、智、能、性四个方面,德是道德素养成分,智是智力成分,能是能力成分,性是个性成分。作为一个开拓型人才,从决策层到全体属下员工当然都希望他是道德素养高、智力超群、开拓能力非凡、个性完美的人。然而正如鲁迅所说的“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所以,选拔开拓型管理人才的关键,并不能一味苛求,而是要区分他们的缺点是“小疵”,还是“大过”。以此来取舍人才,就会相对较为客观和实际。
三.克服成见效应,防止偏见。
偏见是对他人缺乏事实依据的错误认知,是先入为主的判断和刻板印象。不能因为最初的草草面试和长期的工作方式上的隔阂,便把工作作风上的雷厉风行说成“自负”、“固执”,把有真才实学的管理者理解为“孤傲”、“清高”。由于主观上的片面性所导致的人才流失,在众多企业中也不在少数。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如何防止这种人为因素对选拔开拓型管理者的阻碍,在今天也成了很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