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专业对口”并不重要

北京青年报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一项调查显示,理工类大学生择业时注重专业对口的仅占16%,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外语类毕业生注重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和42%,这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专业对口意识正逐步淡化。 

    从人才需求来看,“弄潮儿”往往是专业不对口者,尤其是创业者。每一个新的产业诞生之际,由于过去没有相应专业的人才沉淀,往往成了“专业不对口”者的创业乐园。法律专业的比尔·盖茨创造了电脑软件“王国”,足以让众多的“科班出身”人士刮目相看。面对大批新的岗位,若要在短时间内要求从业者均为纯专业人同是不可能的。这样,大量的所谓专业不对口者自然会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从而成为真正的创业者。近年兴起的证券、保险、广告等新领域,最先都是由非专业人员开拓的,而现在他们又都成了专业人员。如果用专业对口的观念进行择业,这些行业将永远是空白。 

    “专业不对口”同样可以于出惊人的业绩,同样可以成才。一些跨国公司的人事经理们认为,除了一些特殊岗位,一般岗位直接运用课堂知识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再说即使是优秀的毕业生,四年中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必须经过专业的岗位培训后才能胜任工作。对我们来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关键,至于专业是否对口并不重要。美国通用电气塑料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单伟航说,他们在招聘人才时最看重的是综合能力而不完全是专业知识。这种能力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英语和计算机等基础能力。对于这种用人方式的可行性,单伟航举出两个例子:一个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到公司两年就培养成了出色的财务经理;一个高分子专业的学生,到公司后搞生化工作,一年后就得到了所有部门主管的认可,并被调到澳大利来工作。事业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你学的什么专业,而取决于你的综合素质。 

    其次,“专业对口”是传统的职业观念、传统的成才观念的反映。传统的人才配置是专业与岗位一一对应,并以强制性制度长期固定下来,这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束缚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从个人的职业生涯来看,“专业对口”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相当长时期经历着“不对口”。尤其是随着我国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将更加频繁,人才的正常流动也更加容易。另外,由于专业兴趣的转移及偶发性因素也会导致专业不对口现象,但这也不足以影响一个人最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