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从何时培养最好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对中英两国青少年创造性的比较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远远低于英国学生,究其原因,负责这项调查的胡卫平博士认为,最大的差异在于两国教学方式的不同,那么,中国教育界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是否存在误区?
中国人的观点一直是: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搞研究。而美国教育界则认为,创造性应从小开始培养,因此,美国孩子从8、9岁就开始搞课题研究。何时挖掘人的创造性,如何培养创造性,在中国教育界已开始思考,有的并付诸于行动——
创造性从何时培养
这学期,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作为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试点小学,将原来利用课余时间搞课题研究的课外长作业形式纳入课程,开设了专题研究课,今年秋季,研究性学习将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中国教育界终于开始意识到,初级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人一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至关重要。
为研究课题,我养了一只蚕
在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课题宣讲课上,四·二班的邢源同学正在讲述他是如何对课题《蚕》进行研究的:
为了研究蚕,我养了一只蚕,可谁知,它是那样的“贪吃”,没几天,十多片桑叶被它吃了个精光,这可急坏了我,后来,我就去跟卖桑椹的苦苦哀求……通过养蚕,我了解了蚕的生活习性,了解了蚕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
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将这种研究课题的教学方式称为“小博士工程”——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项“长作业”——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某一个课题。
六·四班的尹航同学为了研究《京城三轮儿》,采访了京城各种人力三轮儿车工人,并亲自坐坐三轮儿,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素材和灵感;高文竹同学在研究《节约用水,遏制浪费》中,测算出马桶一次冲水量相当于9大可乐瓶子的水,提出自己的观点——马桶可与洗手池相连,水应多次利用;一年级的钱揆同学研究恐龙,由于他年龄小,研究内容相对简单,他查阅了大量书籍,动手画出40多种恐龙,并标上它们的原名、身高、产地、生活习性等。当他在班会上向同学们展示他的恐龙作品时,同学们睁大了眼睛,不断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史家小学有了专题研究课
史家胡同小学的项红副校长给记者拿出一篇从网上下载的文章,内容是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介绍美国儿童研究课题。项红说,是黄全愈的这篇文章使他受到了启发。起初,有些老师认为,中美两国儿童受到的教育不同,在美国行的通,在中国未必行的通。还有些家长认为是在给他们增加负担。但大家觉得值得一试,于是,“小博士工程”在全校开展起来了。
由于各班的认识不同,班主任采取的形式也不同,比如有的班将男生、女生分成两组,各写一部童话。没想到,这种方式一下激起了同学研究问题的热情。于是史家小学在这学期把“小博士工程”又向前推进一步,将这项课外长作业正式纳入课程,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了专题研究课。
创造性思维应从小培养
四年级的小学生邢源告诉记者,当他回家把布置课题研究一事告诉爸爸妈妈后,妈妈曾疑惑地说:“什么,小博士,去去去,查一下字典,博士是什么意思,你们才几年级,小学生搞课题,太大了吧。”可当父母看到他的研究成果时,着实对孩子的巨大潜力吃了一惊。
项红副校长告诉记者,“小博士工程”不在于孩子研究出了什么成果,而在于那种探求知识的意识的培养。一位六年级的同学研究《桥梁》,他从网上搜索“桥梁”这个词,1000多个网站出现了,但打开后才发现,很多网站与“桥梁”并无关系,他竟耐心的将1000多个网站逐一打开,终于查到100多条关于“桥梁”的信息。
美国的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在中国,一般认为,独立研究应待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以后,而在美国,相信孩子是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的能力。美国教育的特点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是培养出来的,既然要培养,就要从小开始培养,因为创造性的培养,不但要有其连续性,更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