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的心态
一位企业家说过,人的心胸有多宽,企业就能做多大。其实对于几乎所有的管理者来说,都希望下属的能力比自己差,只有那此懂得利用比自己更有才华的人的管理者才成为杰出的管理者。
我们对于一些先成功后失败的企业往往是认为人的管理的体系跟不上,其实管理之所以跟不上,是因为老总的心态跟不上。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乏规章制度,也不缺乏有才能的专家。还在大学时,一位沈阳的老师到广东出差后说到:“ 我们东北到处都是高级工程师,而广东一个工厂有时也没有工程师”。这可能就是东北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吧!
随便到一个国有企业,都能见到让民营企业家们羡慕的工程师数量。然而,却难得有一位知道如何把这些工程师们的才能激发出来的厂长经理。
事必躬亲已成为优秀企业家的评价标准之一,而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也是诸多企业家们作报告时宣传的重点。如果克林顿还能忙里偷闲跑步钓鱼的话,我实在想不出那企业家能面临比美国总统还要多的事情需要处理。
企业家们总说对下属要多关心,要扶助他们,等到他们成熟时就好了。然而在这种环境中的企业里,下属们永远不可能成熟。
3M公司的克奈特的一段已经成为3M管理行为标准的谈话提到:“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但是如果他的本质是正确的,那么从长远角度来看,他的错误远远不如那些发号施令的管理者的武断性错误严重。”
事实总是这样,当我们称赞那些年轻的富翁们的远见时,却把自已身边一切有创意的建议以种种理由拒绝。
一位在深圳的朋友谈到,当他的一个早年同学在某大公司工作几年后,居然对他不在公司吃早饭而感到吃惊。因为在他看来,在公司吃早饭是天经地义的。我们的深圳确实在造就大批成功典范的同时也造就大批的缺乏人文思想的管理专家。他们相信计划、控制可以解决一切。
影响人有四种方法——合作、劝告、操纵和胁迫。其中类似孙子兵法所称的下下策“攻城”的控制和胁迫却成为当今管理的主要方式。如果孙武在世,不知该做何感想。
而我们的正统教科书还天天在教会未来的管理者们如何控制他人,而不是与人合作或劝告他人。管理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控制的水平。控制得好的叫操纵,不好的叫胁迫,其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操纵的人面带微笑,但两种人一样,手里都拿着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