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测评准不准
在目前的生涯设计和职业咨询中,往往都要首先给咨询者做一个测评,通过测评得出一些分数,而这些分数就是反映着你个人的“参数”。实际上这些参数对你有多重要呢?为此,记者专门对测评和从事职业顾问的专业人士进行了探讨。
测评是建立了解和沟通的依据
有人觉得测评只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对咨询者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走过场”,甚至是咨询公司为了挣钱的手段。其实不然,职业顾问认为,之所以一个来访者首先要做测评,是因为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交流很短,通过测评来访者和咨询师要做个判定和铺垫,你所得出的分数将成为一种有依据的参考。打个比方就像病人到医院,大夫都要诊脉、用听诊器和查舌苔这一系列检查一样,通过这些手段有个常规的了解。之后大夫才会判断具体的病情,对症下药。
测评有针对性不是“万能药”
在咨询者中有在测评后,得到的结果并没有让他满意或首肯的情况,甚至咨询人感觉测评结果对他根本没有帮助。职业顾问的解释是,实际上,对咨询者进行测评是有针对性的,不是所有的问题和建议都通过测评来得出。例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咨询就可以通过测评基本得到一个结果,因为大学生关心的是将来从事的工作方向,而他自身只有所学的专业知识是惟一的资本,而测评的结果就可以结合他现有的素质和情况得出一个方向。而如果来的是一个有了几年的工作经历,是不满足于现状谋求有所改变突破的咨询者,这类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测评的结果就不太合适了。因为这类咨询者有明确的目标,需要的是职业顾问提供切实可行的做法,来实现目标。这样职业顾问提供的一些经验和办法才是帮助咨询人的“良药”。
测评的标准存在差异
有的咨询者提出在不同的两家咨询公司,做测评很难得到相同的测评结果,甚至差异非常大。职业顾问承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测评的标准不一样,现在国内做测评使用国外的测评方法,而引进的方法与中国国情不同势必会有差异,即使是外国的测评方法也不尽相同;第二,在数据的理解上有偏差,比如在这项测评中得到95分,而另一项测评只得到10分,表面上分差很大,实际上要真正理解评分的含义。据了解,国内也在自行研制测评方法,并且很快将投入使用。
怎样理解测评的结果
咨询者在得到测评之后,有两种反映:一种是觉得很准确,与自己心里预计基本一致,当然很满意,就直接按照结果按部就班地做了,但是过后又发现这样做实际效果并不好;一种是认为结果和自己的想法出入非常大,不相信测评结果。职业顾问是这样看待的,第一种情况咨询者过高地估计了测评的结果,人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环境可以改变人,所以事事无绝对,测评的结果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依据。而第二种情况需要职业顾问帮助咨询者分析一下结果,例如有个咨询者认为北京的工作环境不适合他发展很想去南方,但是测评后发现并不是这样,咨询者很不满意,也不理解,但是通过职业顾问的分析发现,咨询者和妻子关系不和才是影响他想离开的原因,咨询者判断上产生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