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不亲自上前线
笔者在负责公司业务期间,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前线业务员主动而迫切地请求老板到第一线支持业务谈判的,这笔业务十有八九谈不成;而谈成的业务中,多是老板未亲自出马的。不知道这种现象在其他企业是否普遍。因为有此经历,所以每当看到媒体报道说某某领导现场办公,解决了多少久拖未决的实际问题,笔者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唐浩明先生所写的《曾国藩》一书。
当年,曾国藩领兵围剿太平天国。其弟曾国荃准备攻打太平天国的重镇安庆城,战前曾国藩到前线视察。视察结束后,曾国荃邀请他多留几天。主要是要想请大哥指导作战,并共享胜利喜悦。结果曾国藩谢绝了。因为他先前的经历表明,只要他在前线,仗一般都要输。
初读《曾国藩》这一部分时,笔者对此的理解与书中的表述颇为一致——这是宿命——曾国藩在前线,仗就要输。这就如同阿Q见了尼姑就疑心赌钱要输,以及20多年来中国足球队遇到韩国队总不赢一样。当然,这里还有另一层理解——身为大哥,曾国藩不愿与小弟争功。
再读《曾国藩》,笔者发现,曾国藩其实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统帅的岗位不是在前线,其主要职责应该是整合资源,而现场做秀的事还是少一些为好。
一生与曾国藩观点相左的左宗棠,在曾死后,为其撰写了评价中肯的挽联,下联写道——“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忠辅”。知道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人都明白,这幅挽联既表达了左宗棠对曾国藩由衷的感佩,也精辟地概括了曾国藩的长处:第一是谋国忠心。他在这个大前提下,什么事都敢做——既可以在天津教案中忍辱负重,尽失湖南子弟豪气;也敢自设厘卡收税,以补湘军军饷,不囿于国家根本制度,敢于制度创新(当然,这层意思并不是左宗棠要表达的)。第二是有知人之明、用人之度、御人之腕。曾国藩之后,清朝18行省的督抚中,有16个出自湘军门下。
从管理角度看,笔者认为曾国藩成功管理湘军的因素主要有4点:第一是用人。第二是筹饷。当年,湘勇的军饷不低,一人为勇,全家不愁。军中为官者就更不用说了。曾国藩真正做到了“一流收入,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效益”。这使得湘中父老须走后门才能将子弟送入湘军。第三是战略正确。当初,曾国藩制定了“沿长江逐城而下,压迫太平军”、“只用正,不用奇”的战略,终于剿灭了太平天国。第四是建设军队文化。曾国藩筹建湘军之初,就提出了“军兴是为了护孔教之道统,扶将倾之社稷,救黎民于水火”的口号。
解决了这4个问题,曾国藩不亲上前线自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