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知识更新,决胜变革时代
前一段时间,在IT、金融、外贸、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行业工作的同事中,许多人都在谈论《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
该书以小矮人哼哼、唧唧,小老鼠嗅嗅、匆匆这四个虚构的角色为背景,用来代表我们的不同方面,即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双重特性——简单的一面和复杂的一面:有时,我们的行为像嗅嗅,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或者像匆匆,能够快速反应并付诸行动;有时,我们的行为像哼哼,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这样一来,就会处于被动局面,使事情变得更糟;或者像唧唧那样,当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及时的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
无论有没有这本书,每一位白领、甚至每一位高新技术企业的经理人也许都有同感:进入21世纪,如果要说有什麽不变的事情,哪就是“变化”,变革是21世纪的主题!在这样一个快速巨变的时代,认识和适应变化的时代,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诚如大浪淘沙,优胜劣汰。那么,一个人,一个企业如何在变化的过程中临危不惧、把握主动权,甚至预测和利用变化,走在时代的前列呢?
要想在变化的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必须首先研究并且清楚进入21世纪,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高新技术是以怎样的速度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的:
众所周知的摩尔定律(More's law)被用来形容半导体科技的快速变革,其基本内容是:平均每过18个月,半导体芯片的容量就会增长一倍,成本却减少一半。
“1999世界电信论坛会议”副主席,加拿大北电网络公司(Nortel)总裁约翰·罗斯(John Roth)最近在日内瓦世界电信论坛会议上提出“新摩尔定律”——光纤定律(Optical law),即“Internet的带宽每9个月会增加一倍的容量,但成本也同时降低一半,比半导体芯片在18个月中的变革幅度还大一倍”。
约翰·罗斯用“新摩尔定律”来形容网络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它揭示了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主要原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最新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在此之前的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翻一番。到2003年,知识的总量将比20世纪末增长一倍;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到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的知识总量的1%。
上述变化引起高新技术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家知道,世界五百强企业中,能坚持坐上十年的企业为数不多。一些著名的企业家对此的反应比一般人更为灵敏:
张瑞敏说:“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柳传志说:“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比尔·盖茨曾经不止一次的对微软的软件开发人员说:“现在的软件平台、开发工具甚至操作系统的变化确实太大了,对于我们来说,是变化快于计划,再过四五年,现在的每句程序指令都得淘汰”。比尔·盖茨还告诫诉他的微软,要时刻怀有“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危机感”。
华为在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总裁任正非却大谈危机感和失败。去年春天,任正非在华为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所做的《2001十大管理工作要点》讲话内容,被加题《华为的冬天》在各大企业管理者中间广泛传播,许多企业的领军人物如创维的黄宏生、联想的杨元庆以及东软的刘积仁在读到此文后纷纷认为“这篇文章说出了所有干企业的人的感受”。任正非在此文中指出,繁荣的背后是萧条,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变革时代总裁与员工共同准备应变冬天的经典范例。
进入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真谛是什么?是产品,核心技术,还是人才,到底哪一个最重要、最根本?通常会听到一个相同的答案,现代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竞争。是的,人才是发展之本,确实十分重要。但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昨天的人才,能否保证是今天的人才,今天的人才,能否保证明天也是人才?即使有了人才,又如何将个人竞争力转化为集体竞争力,也是对一个组织的挑战。市场竞争和社会实践告诉人们,在知识经济社会形态下,竞争链已经发生了变化,市场竞争可归结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归结为学习力的竞争。未来,无论是公司的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无论是全面质量管理还是财务控制系统,无论是业务流程重组还是企业外包,公司已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因而,进入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由单纯的人才竞争转向团队学习力和创造力的竞争!
因此,在未来社会,我们每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每个单位只有不断地建立学习型组织,才能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成功。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即L>C,其涵义就是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学习(Learning)速度要大于变化(Chang)速度。换一个角度说,现代企业竞争,首先表现为学习速度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内部学习与变革的速度,赶不上外部变革的速度,这个企业将会消亡。据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1/3销声匿迹,国外大企业平均寿命为40年,而我国企业平均寿命为5年。究其根本,在于企业的学习力不够,企业变革速度赶不上外部变革的速度。这个公式具有普遍性,对个人、企业、区域和社会,具有同等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