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面临“本领恐慌”
新闻晨报讯(记者 张智丽)由于能力素质不能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而自感到一种恐慌,这被称为“本领恐慌”。市人事局局长孙路一在昨天举行的“人才战略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论坛上指出,目前本市人才“本领恐慌”已比较突出。
人力资源专家王通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领恐慌”中的“本领”不是指学历文凭,而是指能力。
孙局长认为,上海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国际人才。而目前沪上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人才并不多。例如在跨文化沟通能力中,外语是个基础条件。一项对本市4000多位人才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上海人才队伍的外语水平总体较低,其中公务员达到六级以上、市民通用英语中级及以上的仅占14.6%;经营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外语的仅占19%;专业技术人员在对外交流中能经常使用英语的占52.52%,勉强过五成。在被调查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中,能经常使用外语对外交流的仅占65.48%,能使用其他外语语种的则更少。
王通讯分析说,带来这种“恐慌”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使得知识的折旧周期缩短。例如理工科人才,世界通行的知识折旧期是一年更新20%,五年完成一个周期,尤其是生物工程、IT等领域的人才。
他说,能够有这种“恐慌”本身就是可贵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是个全才,因此改变这种“恐慌”状态的根本途径是确定能力目标,围绕目前积累新知识,锻炼新能力。在新形势下,每个人都要改变“前半生充电,后半生放电”的人生理论,把自己从一个“干电池”变成一个“蓄电池”。
国际人才的基本素质
■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
■国际通用的能力证书
■熟悉和掌握与业务活动有关的国际惯例
■较强的以外国语为基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
■较强的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
■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