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企业应如何面对危机(1)

公关PR杂志(第49期)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主持人:梁吴蓓琳(公关基金会执行长) 
与谈人:张晓玲(理登公关公司总经理)(依笔画顺序排列) 
    赵政岷(工商时报企业生活组主任) 
    黄懿慧(政学广告系副教授) 
整 理:编辑部 

梁吴蓓琳(以下简称梁吴):首先请各位对「危机」下个定义。 

黄懿慧(以下简称黄):我想引用Boston University教授Otto Lerbinger对组织所下的定义:「对组织的名誉、获利、生存和成长已经或有可能造成威胁或危害的事件」,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另一则是灾害发生的时间。Lerbinger认为危机的范围涵盖组织的名誉、获利、生存和成长四面向,另外在时间层面上,「已经」或「可能」产生灾害的事件都涵盖在危机的范围界定内。 

张晓玲(以下简称张):危机的前身可能是在它尚未使人感受到压力,或是尚未出现在媒体前,我们称它为「议题管理」。危机是无时无刻会发生的,最好是在危机还未形成时就做管理,而不是在发生之后,故时间点必须要拉到之前的议题管理;而经营者要经过多少的民众抱怨或后遗症后,才能发现「这就是危机」? 

事实上若从学术规划上来看,危机早就发生了,因为前面已有太多的不满。如果站在一个教育企业界的观念来看的话,要谈危机一定要将它的时间点拉长到前面的issue。 

就我所处理有关危机的实际经验来看,我发现其实常只是「阴错阳差」,你觉得这件事情没那么重要、或事情已通报上来,只是放在桌上还没看到,使得事件正式进入危机的阶段。 

梁吴:因此议题管理使危机可事先防范,但有的危机是企业本身的责任,可能是在某些事情上没有处理好而造成危机,另有些事情或许不是企业的错,却被牵连在里面。现在暂且不论企业的对与错,在危机尚未发生时,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防范? 

赵政岷(以下简称赵):就刚才所讨论的,不论是危机的定义或是如何防范危机的发生,我觉得都可以将其加以切割。事件发生后成为一危机,我们常看到危机最后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地步,媒体或利害关系人不肯善罢甘休,问题可能不是危机的本身,而是处理危机的过程,也许是遮掩、欺骗、转移话题或看不到信赖等。 

另外则是原本为「事情」的危机,但发展到最后却成了「人」的危机,不是因为人们不肯接受这个灾难或产品上瑕疵,而是大家无法信赖你的公司如何对待产品的态度,及是否能与消费者站在同理心的立场。媒体除了在问你对这事情的处理方式,其实也在不断的感受及接收你们公司的态度及立场。 

对媒体而言,可以不需要立即有答案,但却要马上有态度。灾难的本身是危机,但我常觉得现今的危机是企业和社会、企业和员工、企业和消费者间的「关系危机」,这须在未发生前就先去做好,因为关系不可能在瞬间建立。只着重事情本身,事实上常有许多时候是无法立即有进度的,而站在媒体立场,不一定要全盘托出,但有讲比没讲来得好。 

张:我们先来定义危机种类?根据Otto Lerbinger的书上,他将危机分成七种,一是Natural Crisis,第二为近几年常见的Technological crisis,第三是Confrontation crisis,这与刚才所说的关系较类似,例如工厂与周围的居民、资方与劳方等,接下来是指由恶意造成的(Crisis of Malevolence),如有人因为不好的企图而去威胁、下药等,由统计数字上来看,这类事件不只在台湾,在各个先进国家都是与日俱增。另外我认为很重要的是经营者价值有所扭曲(Crisis of skewed management values),忘记了公司何以会成功,及他对社会、顾客、员工的责任。第六是欺骗(Crisis of deception),如前阵子日本的雪印奶粉,最后则是Management misconduct。 

了解危机的种类及原因后,企业主可明白的看出危机是随时随地的,但我觉得中国人常有一种侥幸心态「我不会那么倒霉吧!」、「怎么可能怎么会轮到我?」 

赵:这七类危机都各有其应对方式,但我们常忽略了危机所衍伸出来的问题并不只是这七类而已,因此我认为危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并连结在一起的。我想强调的是事情在发生之后的过程、人的问题及与消费者间的心态。一个好的企业,被社会、媒体信赖的企业,当它犯错时,其实大家都愿意给它机会,因此如果企业只是为了处理危机事件本身而忽略了其中的过程,这背后所付出的成本就太大了。 

黄:对于如何面对媒体,我想谈的是危机管理者面对危机的心态与态度问题。当事件发生时,许多人会抱持「这件事不算什么危机」,所以不太愿意面对媒体,这是危机界定的问题。其次则管理者面对危机时态度问题,研究发现,危机管者在危机发生时常有以下几种特质,一是管理者常会产生异于平常的状况,例如平时是一个积极、平和的人,但当发生危机时,常会出现「不说不做」的态度,或是另一种极端反应-采取强烈抗辩的心态;第二类状况是个人特质会产生膨胀现象,例如平时容易紧张,危机发生时就更易紧张,使原有的特质膨胀出来;最后一种也是最常见的情况,危机处理者会去寻找代罪羔羊。 

另值得一提的是,危机是有生命周期的,从潜伏期、酝酿期、爆发期到恢复期。在危机爆发时,理论上说来此时要做的是「灾害控制」(damage control),但实例上常可看到许多危机当事人,不管是企业或政治人物,在危机「爆发」阶段,最常做的事情却是想将时间拉到危机未发生的阶段,企图将危机掩盖下来,或者希望危机不要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危机管理者不会去正视危机的发生,并仔细思考后面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采取各种方法,例如抽广告或关说的方法,企图将新闻压下来,或是告诉大家并没有发生这件事情。也许主事者认为他是在做damage control的工作,但是,却可能让媒体或公众认为他在欺骗。 

因此我认为管理者面对危机的心态是一个蛮重要的课题,我们大部份谈危机管理时多着重在策略层面或技术层面,但是我认为如果不去面对心态上的问题,那么可能会在一开始的立基点上产生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