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迫切需求就业服务
北京青年报12月16日电(王凯) 12月7日,在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两岸三地“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社会保障”研讨会拉开帷幕。众多专家学者就众多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陆士桢教授做了题为《从我们的两次调查看大学生就业保障和服务》的报告,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
青年对于职业辅导的需求十分强烈
报告中指出,在北京地区14所高等学府的调查中,学生对各个有关部门的服务都提出了要求,如:需要人事部门等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就业信息(40.7%)、提供各种招聘会(26.7%)、制定优惠政策(23.8%);需要学校提供就业信息(55.3%)、择业技能培训(18.3%)、政策宣传(16.7%);需要用人单位明确就业标准(29.8%)、提供单位的有关信息(24.3%)、提供实习机会(13.1%)等等。而另一份调查也显示,有近一半的青少年没有接受过任何就业指导(45.12%),只有一成多的青少年进行过相关职业的实践活动(11.05%)。而学生对学校里进行的就业指导的满意程度也较低(17.86%),可见,青年对于职业辅导的需求十分强烈。
就业服务应全面、科学
报告中还提出:对青年进行就业指导不仅仅是为其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服务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发展性的辅导。一方面,要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调查中显示有45.12%的学生“没有接受过任何指导和训练”,而“接受过个性特长和职业兴趣测试”的只有11.16%,“有过为了解某一职业而在这一行业进行实践活动”的只占11.05%,而“接受过世界性的行业信息的提供”的仅有4.47%,同时,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对于这些职业辅导项目非常感兴趣,并明确表示对于没有单位或机构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感到遗憾。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需要多样化和有针对性。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对信息的需求十分突出,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具有广阔前途的行业信息,而且对关于行业特点和素质要求信息、就业问题信息、关于技能资格证书的信息、留学信息、创业信息、产业及经济信息、能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信息等学生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及提供的服务不应该只集中在毕业择业时期,而是应该从进入大学就开始,与成长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所选择的职业希望了解的内容问题上,青少年的选择依次为:想干好该职业应该具备什么能力(68.35%)、在该种职业里升迁等发展的可能性和前景如何(52.53%)、什么样的性格和个性特征适合该职业(51.94%)、从事该职业的收入如何(48.18%)、具体从事什么工作(46.18%)、工作环境如何(44.65%)、职业的稳定性如何(33.73%)、想从事该职业应该上什么学校(30.43%)等等。
建立社会性服务机制
报告最后提出了为了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职业辅导,应该建立社会性的服务机制。目前,学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担负主要的指导服务工作,但仅靠学校是显然不够的。青年就业需要建立一种全社会协调发展、多方配合的完整的服务机制,学校、社会机构、政府部门要协同作战。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辅导老师,社会专业机构也应该加强其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以保证青年职业辅导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为青年提供职业训练活动及相关实践应该引起重视。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我们必须使青年的职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规范化、合理化,这样才能发挥对于青年就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