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求职的路上奔波
自主择业的理念虽然已经植根在大学生的心中,但仍牵动着许多家长的心。
“赶场”招聘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工作至今无着落而焦虑的同学大有人在。江西师大一位姓李的同学告诉记者,她的一个同学因为至今无法找到工作,吃不香也睡不着,郁闷之极,再加上一些亲戚说长道短,更是烦躁不安,但又因为怕父母担心,在家又不敢言,一个人独自背负着所有的压力。李同学担心地说:“我真怕她憋坏了。”
从去年的暑假开始,南昌大学九九级新闻专业的学生陈妍就开始为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奔忙,江苏、浙江、广东、湖北……一轮人才招聘会开下来,她体验到了招聘的另一面:自主择业甜中还带点儿苦,就像吃榴莲,入口的味道极有诱惑力,但入口前与入口后的味道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陈妍说,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坐等分配的,全国各地赶招聘会成了很多学生大四的必修课,一圈下来,虽然身心疲倦,但增加的就业机会是不言而喻的,而这种“赶场”经历,最直接的作用是使原先囿于象牙塔中的学子,有了对这个社会竞争的切身体验和初步认识。
昨日上午,全省就业和再就业春季招聘洽谈大会如期在全省各设区市展开。
在南昌市八一广场的主会场,记者注意到,在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大军中,出现了很多莘莘学子的身影。记者有意找了部分学生,问他们为何参加并非大学生专场的招聘会?
杨刚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上学期,我到有关单位实习过,我来这里是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工作,多了解一些对自己有利,将来选择面也广些。
谢同学(江西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现在学我这个专业的人比较多,参加招聘会后我知道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会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
张建林(南方冶金学院计算机专业):从报纸上知道这个招聘会的消息,我们班上就来了四五个同学。现在不包分配了,参加各种招聘会成为我们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
多少人有勇气选择岗位
采访中记者也明显感到许多学生择业从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出发,更加理性地对待问题。对岗位和工资的要求也比较合理,不再只是盯着眼前收入这样一个指标。有更多的学生从单位的发展前景,个人的发展机遇这些问题来选择工作。
记者在江西师大采访时,一位姓陈的女生告诉记者,在广州她找了一家公司,公司老总给她两个职位供他选择,一个是在总公司作销售,另一个是作为总公司的外派人员去分公司工作。当时她犹豫片刻后选择了后者。当记者问她为何会舍大求小时,她很平静地说:“我希望今后我的发展空间能尽量大一些,总公司人才济济,留给我的空间太小了,而分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去后正可以大展拳脚。”
据了解,在南昌的几所高校中像陈同学这种想法的学生并不鲜见。
当然在择业时天平并不总是倾向于发展,实惠也是重要的砝码。签工作先看工资,看福利,满意了白纸黑字说签就签。事实上工资、福利的高低并没有一个稳定的系数可供参考,于是吃着嘴里的瞅着碗里甚至瞟着别人嘴里的也成了这些学生的择业方式。一些学生也确实从中尝到了实惠,但还有一些学生却为此付出了代价。
一位姓姚的学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惨痛教训。在去年12月底,他就与一家公司签了就业协议书,因为当时他觉得那家公司列出的条件不错,挺诱人的,禁不住当时就签了。今年1月份的时候眼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飞向东方,他也不甘落后,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了一趟浙江。“没想到工民建专业在浙江这么缺货!”他一连被好几家公司相中,条件远远超过原先的那家公司。实在不愿错失机会的他只能毁约再签,为此他付了2000元的违约金。
就业地域的新动向
就业期望值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在采访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在去某个地方前,先要对当地的经济情况和人文背景作一个大致的了解,初印象好后才决定去那儿。
记者还注意到,今年南昌高校应届毕业学生对去南方某些省市不像往年那么热衷,而选择去东部浙江、上海等地的学生比较多。原因是很多学生认为近几年江浙一带经济发展很快,而且发展的潜力也更大。而去年我省掀起的学习“浙江经验”的热潮,也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不是所有的孔雀都飞往东方,也有一些同学选择留在江西,留在南昌。他们认为江西尤其是南昌这两年发展变化很大,他们相信在南昌大有可为。
特别是省委书记孟建柱提出的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宏伟蓝图,牵动了很多学子的心。而孟书记去年12月份亲自前往江西师大做的关于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报告,更是直接产生了“留人”效应,许多学子坚定了留在江西就业的信心。
另外,在留赣的学生中有一部分“精英”是响应组织号召,当上了“选调生”(选调学生担任基层干部),他们期望从一线干起,待到羽翼丰满时,再展宏图。
但由于信息渠道的不畅以及学生彼此较劲的心理,跟风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去招聘会像是去赶集,投档时也是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毫无目的可言。有些学生对自己去哪,应该从事怎样的工作心里根本没谱,见着大家都去自己也就跟着去了。
就业指导亟盼完善
大学生自主择业后就业途径很多,包括毕业招聘会、学校和老师推荐、家庭关系、同学和朋友介绍、新闻媒体、互联网、社会中介机构等。
采访中记者强烈地感觉到大学生们对就业指导服务的需求。
省城某大学一位姓李的同学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学院对就业指导服务并不重视,很多信息的来源只能依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信息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很难保证。
由于学院就业指导服务的不利,有些学生甚至连协议书应注意些什么都不清楚。有几个已经签约的同学向记者反映,他们在与单位签约时本想在备注栏内注明工资及福利待遇,但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说:“你们签不签?不签拉倒!”毫无余地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转而向学院领导咨询,领导当时却说:“这么好的单位都不签,还等什么?”于是他们在没有备注的协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至今他们仍怀揣着那份协议书在惶恐中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