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的钱花在哪了?
中国经济快讯周刊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2002年12月中下旬,由国家人事部和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全国大型人才招聘会”和由首都各大学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先后在北京举行。虽然天公不作美,北风呼啸,大雪纷纷,但是1999年扩招后的首批毕业生还是求职心切,从四面八方涌来,将各个招聘会现场挤得水泄不通。
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招聘现场已经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求职者挤满,而场外仍有不少学生络绎不绝地往里涌。与此同时,各大学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同样火爆。
4年前让学生兴奋的“扩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却显得格外沉重……而且,谁又能知道,这些莘莘学子背后的辛酸。
上大学找工作为何成了负担
曾几何时,上大学是家人、朋友的骄傲与自豪;找工作是自己脱离家庭的抚养,走向独立自主的开始。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在改变。
一位高中生的家长对记者说:“为了供应孩子上学,我和爱人节衣缩食,好不容易孩子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学了,马上还得考虑上大学、找工作的花费,真是愁坏人!”
然而,一路巨资对孩子进行智力投入,本以为孩子读了大学,学到一身本事就算完成任务了。可谁能想到,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等待着家长的,还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据悉,200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212万,比2002年增加67万,而2004年将达到250万。一般而言,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花费为500元到2000元。那么,即使是保守地估算,如果每个大学毕业生求职费用为500元,按全国200万毕业生计算,“就业经济”的规模也将超过10亿元。
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京城一个本科生求职,成本至少也要2000元钱。
这笔钱,在有些父母眼里也许不算什么,但在相当多的家庭,却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记者就听到了一个颇为辛酸的故事,这是一个同学讲给记者的:在安徽,一位来自大别山的大学生,为了能上高中,父母把家中的猪和牛卖了;为了供应他上大学,读到初中的妹妹,放弃了学业到广东打工去了;到毕业时,为了就业找工作,父母只好把为妹妹准备的嫁妆和男方送来的财礼,用来为他疏通关系找工作。这位大学生痛心地说:没想到从上大学到毕业找工作,都要妹妹来“养活”。
虽然很多毕业生对求职的花费表示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虽然学生们也说父母理解并认可这种就业花费,有些还主动要多给生活费补身体,甚至有专项的置装费和买手机的费用,但仍然有不少毕业生向记者抱怨钱花得冤枉。
大把的钱都花在了哪儿
冤枉还是不冤枉,首先要看大学生们究竟把钱花在了哪里。
第一笔钱:外部形象包装
这是大学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的一堂“必修课”。为了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衣着打扮成为一笔绕不开的投入。即便不修边幅的男生,也会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一掷千金。
一位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男生虽然家境比较困难,但在求职时也不惜向朋友借了2000元钱,把西服、衬衣、领带、皮鞋、腰带、手包一一置办起来。他说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手机,联系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可以让人家轻易嗅出“骨子里的穷酸味”。他觉得这样的消费虽然贵了点,但却是必要的,“我读的是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我有过硬的基本素质,本来不需要进行这么堂皇的包装,但我要给我看得上的单位传递信任感,你一副穷酸样谁愿意与你打交道?人家是来招聘的,又不是来救济的,所以只要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点投入不算什么”。
不过,他也认为就业形势太不乐观,一般工作起薪都很低,所以实在不敢再欠债买手机了。
而女生的相对花销更大。因为档次差别太大,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统计。仅仅以一个劳动人事学院的女生来看,她说自己已经算是很省钱的,买的都是商场打折的服饰,但仍然用去近1040元(“滕氏”牌套装打完五折后近600元,“佛罗伦”牌手包打完七折后近210元,“达芙妮”牌女鞋打完八折后近230元),而且因为她还不是特别会化妆,所以并没有购买名牌化妆品,否则又是一笔较大的投入。
她说她的同学有的仅仅买一管口红、一支睫毛膏和一盒粉底液就用了近350元钱,而眉毛每修一次最便宜也得15元,好一点就要25元,一般两三周就要修一次。她认为绝对不能穿着地摊货去面试,“人家会觉得你的衣着品位配不上公司的形象,而且看着你的面试官衣冠楚楚,你一身便宜货又怎么可能会有自信表现自己呢?”
第二笔钱:学知能力的表象--护照
大学毕业生习惯戏称自己各式各样的证书为“护照”。除普通的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外,还有三好学生、奖学金证书,以及驾驶证、实习鉴定等其他反映个人能力的证书,还有学生把自己发表的文章整理装订成册。这些越来越厚的“护照”需要复印后装入个人简历,无形中增加了简历的成本。
据记者了解,一般而言,以一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个人简历为例,它的最低成本基本是4元:简历两页,加上纸张和打印费用需要2元左右;“护照”复印件少则1元,多则10元;一个装简历的透明文件夹0.5元,照片至少0.5元。而参加一次招聘会,即使是“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至少也要投出5份简历,所以一次就要用20元左右。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并没有发现那些制作非常精美,拍摄艺术照,甚至请专人设计简历封面封底的现象,学生们普遍认为,现在的成本已经比较高了,除非与所学专业相关,否则奢侈地在简历上投入巨资是可笑的,而且也是不理智的行为。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的小胡说,他的同学最多是挑彩色纹纸做封面封底,或者重新拍一套一寸照片。他说去年这个时候媒体对女生拍艺术照炒得很厉害,他觉得学生毕竟还是学生,没有必要过于投合社会上一些并不正常的风气。
第三笔钱:四处出击--探寻就业之路择业
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论坛上,不断可以看到各地招聘会的相关消息,大家往往呼朋引伴,相约而行。开往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的火车里,京城学子的身影日渐增多。学生们信奉“机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用双腿跑出来的”,为了尽可能抓住更多的机会,他们怀揣个人资料,转战于各大城市,东奔西走,马不停蹄。“出击范围”宽了,势必加大交通费用的投入。
北京到上海的火车票近200元、北京到广州的火车票250元……细算下来,也不是一笔小钱。但曾在中央民族学院学经济的沈义认为这笔钱该花就要花,“你不去实地看,怎么了解情况?又怎么让用人单位看到你的诚意呢?”但他也知道这一去意味着吃、住、行、通讯等一大笔的花销,所以他说自己还在犹豫要不要去上海参加招聘会。
第四笔钱:试用实习--最后冲刺
近年来,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最常说的词汇就是“双向选择”。一方面,因为大学毕业生往往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所以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试用实习”,进行深入考察;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希望借“试用实习”全面了解单位的氛围、文化等,所以“试用实习”已经非常普遍。
但在此期间,单位一般不解决住宿问题,所以,哪怕是住最便宜的私人旅店,一天也得好几十元。这样的“实习”短则三四个星期,长则一两个月,算下来,住宿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位家在外地的女生计划期末考试后先回家看看,然后就跟男朋友会合,南下广州求职。她说这次至少要在广州呆一个月,如果顺利的话,就在用人单位多实习一段时间,好好表现自己,毕业论文迟点动笔没有关系。不过这肯定要花不少钱,为了省钱,她和男朋友已经联系了高中同学,让他帮忙找两个床位暂时凑合;听说广州饭不便宜,而且怕吃不惯,他们就商量着从家里带点咸菜。
第五笔钱:违约金--必要的额外支出
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多数学生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心理,为了给自己准备一条退路,他们也会与不太满意的单位签订合同,一旦有机会进入条件相对更好的单位,往往花一笔“违约金”另攀高枝。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如果违约,需要支付6000元的“违约金”,学校和单位各得3000元。这在京城高校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数字。
对“违约”这样一个事关个人诚信,用人单位非常反感的事情,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并不是特别在意。他们的普遍心理是:第一,大家的机会是均等的,我被这么多单位看重,这意味着我能力强,所以不存在浪费名额的问题;第二,我既然有选择的机会,当然要充分利用,挑选一个最好的单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此付出几千块的代价买个心安是值得的。
其他诸如通讯费、招聘会门票费、公交车费等,基本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数目”了。
这笔钱花得到底值不值
中关村一个电脑公司的招聘人员说,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档案越花哨,内容越多,语言越精美越好。其实,对大多数用人单位来说,他们仅仅通过简洁的个人材料对应聘者有个初步的了解。花太多的心思在这上面,不如多练练口才。
“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团结合作能力是我们最看重的。”不同的用人单位提出的选才标准竟是惊人的相似。他们认为,大学生讲究外表形象是必要的,但一个人的能力和学识光看外表是无法很快作出判断的,这时,双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测试就成了用人单位选用的最佳途径。最后胜出的大都是面试中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的人,而决非仅靠外表形象所能决定的。
对于企业的这种观点,几所高校的老师也十分赞同。他们说,薪水问题大学毕业生关心无可厚非,但一些学生面对用人单位,开口就提条件,很容易让企业反感,从而让自己在被选择中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大学毕业生也应注意区域差别带来的影响,如南方企业对应聘者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最注重,北方的用人单位则往往更把应聘者的品质和可靠性放在第一位。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人事部门以及高等学校等单位举办的大学毕业生招聘会虽然名目繁多,但难免鱼龙混杂;而且招聘会虽然一个接一个地开,但实际需要用人的岗位却是相对固定的,有工作经验的人又基本会被优先考虑,所以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收效并不大。即便是针对应届毕业生举行的招聘会,往往也是稀稀拉拉的展位,却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毕业生逢会必赶,但因为人太拥挤,常常只能投一份简历,连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机会也没有,所以他们的求职投入(门票、简历、车费)大都付之东流。
而一些单位,尤其是名气很大的外企,虽然频频光顾各类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但经常招聘是假,宣传为真,郑重其事地收取了众多学生的简历,但也仅此而已,不会有下文了。这也造成众多毕业生求职成本增高。有关专家指出,国家有关方面应加强监督与管理,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形形色色的各类招聘会,多为大学毕业生想想。
有关人士指出,几千元钱,学生和家长狠狠心、咬咬牙也就掏了出来,可这钱出得并不是人人都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