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人“1+1”
像往年一样,一家著名的外资企业今年依然招聘了数百名应届毕业生。可是,与往年不同,这家公司每招聘一个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还要额外“搭”一个技校毕业的学生。对于这种做法,这家外企的解释是“用来保持人力资源调配的‘合理’和‘平衡’”。
“1+1”说明企业很理性
据这家外资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雇佣员工,尤其是大学生,这种“1+1”的方式是很实际的。现在大学全面在扩招,势必造成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招聘实行“1+1”完全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因为招聘一个新的大学生意味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职业指导,还要安排老员工指导,无形中增加了用工成本。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有才能的人又很难招聘到,大量优秀的工作岗位正在流失。企业虽然缺人但也并不急于招聘,雇佣新员工还不如用提高待遇的方法留住老员工。
“以前曾用过不少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这位负责人显得很无奈。毕业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会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浮躁而不务实。其实,公司追求的是综合效果,要的是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公司繁忙的业务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重新培养员工。相比较而言,技校学生虽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却有着过硬的技能,而且工作态度踏实、务实,可以很快地投入工作,用工成本较低。实际上,有不少中专学校在制定专业的时候,会根据市场上的企业需要安排专业,专门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就业率都很高。
今年1个中职毕业生6个岗位抢的情况,也证明了目前用人单位聘用标准的转型。市教委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市60所中专校、82所职高校、13所成人中专校总计毕业生6万多人,目前已经就业的学生达到95%。但是,今年本市中职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用人单位甚至提前预订了大半明年的毕业生。统计数字表明,北京中职人才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不足需求量的一半。市教委副主任李观政一语中的,企业用人从单纯追求高学历到考虑用人成本,中职生适应了用人单位的口味。
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们似乎仍没看到这一点。由于各个招聘单位可选择余地的增大,不少单位都降低了薪水待遇,但有些学生仍不甘心自己被“降价购买”,想出种种办法希望能够保持高收入,有的索性整个班级联合起来结成“攻守同盟”,大家约定不到一定的价位,决不与单位签约。对于这些学生的这些做法,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的就业竞争不是同班同学之间的竞争,而是全国大学生的竞争,遇到一份工作,“你不干,自然会有人干”。如果应聘时不适应市场需要,最后吃亏的只能是大学生自己。毕竟,在不断加剧的就业矛盾面前,努力去适应市场,而不是让市场来适应自己才是正确的就业观。
“1+1”说明学历只是门票
其实,对待应届毕业生,这家外企的做法已经算是“温和”的了。在每次人才招聘会上,都会有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考虑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培养,自身的硬件条件也不是很高,一些基本沟通能力还很差。因此,只招聘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学生。
中华英才网总裁张杰贤告诉笔者,招聘员工采用“1+1”的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这样做。不同类型的公司有不同的需求。比方说,招聘公司未来的管理者,首先要看有没有领导力,决策力怎么样,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的发展,个人潜能是不是适合在公司将来任用的更为重要的岗位。如果是一般的研发工作,则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有可能占到80%甚至更高。而做市场经营方面的工作,可能对书本知识只看重30%甚至不到,主要看重与人沟通的技能以及碰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其实,学历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最终被录用与否,只不过是一张门票。企业会把员工的沟通、分析和团队协作等能力作为衡量录用与否的最终标准。说到底,企业用人最看重实务经验,学历只是升职的踏脚石。
全国软件学院联席会秘书长李璞在谈到企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需求时谈到,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环节。学校教育偏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但忽视了“情商”教育,学生进入社会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面对挑战经受挫折、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等。在实践、动手能力上,大学生也普遍欠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通常所形容的“高分低能”的情况的确存在,导致了企业在招聘时用各种手段“刁难”学生。不过,许多年轻人个人独立性、沟通能力都比较弱,很难适应企业实际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指出,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的确存在着应聘盲目、期望值高、就业消极等就业误区。因此,学生尽早地接触社会非常重要。比如国外的一些停车场也大多招学生工作,按小时给他们计费报酬。学生从很小开始就进入社会历练。其实,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书本知识和今后在社会中需要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一回事。高校目前的学历教育与就业教育相脱节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过渡区”的原因之一。
“1+1”说明学与用脱节
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素质最缺乏什么?”学生说,“外语和计算机”,但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中总共只有5%持这种观点。单位认为,“实干和综合素质”,可大学生中有这种想法的只有12%。此外,还有12%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团队精神,而大学生中只有2%意识到这一点。可见,大学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和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还存在较大差距,难怪用人单位招了本科生又招技校生。
用人单位认为实干精神、综合素质和人际沟通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而大学生则只注重英语水平、计算机运用等自我水平的提高,不能认识到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差异,这与大学校园相对封闭、大学生的价值观未能与社会相适应有关。学生认清形势、调整心态是当务之急。
北京科技大学毕分办负责人认为,尽管招聘大学生“1+1”的现象是学校不愿意看到的,但这确实说明大学教育与社会出现脱节。就现在的学历教育而言,学生就业很可能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过,企业招聘员工一定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招一个技校生再招一个本科生也是根据企业的需要,不能简单地认为大学生“高分低能”,只是特定条件下的需要而已。不可否认,现在高等教育在就业教育方面的确有待完善,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动手能力都应该得到加强,各高校也都相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也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安排了相关的实践课程。毕竟,让本科生也掌握一门特长和技术不是更好吗?
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副主任车志刚则认为,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就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为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招聘人才,有不同的招聘方式也很正常。所以,让大学生满足企业的需要才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通过职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完成就业角色的转变。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专长,不要“什么都会,什么都不行”。同时,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求职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就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