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尔学习什么(上)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入世更进一步催化了变化对企业的直接影响。这些都使广大企业切身体验到压力越来越大,挑战也日益严峻。
所以这些都使企业,尤其对企业领导人来说,凭自己原有的经验、原有的知识,凭过去所走过来的路,已难以应付面对的新形势,新局面。
学习和补充自己之不足,为脑子“充电”,已成为人们共同的迫切需要,成为社会的一种新的潮流。
这一方面体现为积极参加系统的学习,参加脱产或不脱产的各种长短期培训。进高校研读企业管理之类的专业课程,或涉及经营管理的专题培训,这已成为当今教育市场的一个热点。尤其是具有本科学历的进一步研读工商管理的MBA,以及为高层经理人员开办的不脱产的EMBA。报名人数之踊跃,反映了社会对这方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广大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要能长期进行系统的管理科学理论学习毕竟是少而又少。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就成为学习管理既现实而又简单易行的另一重要渠道。向同样从改革开放中一块儿走过来而处于领先地位的兄弟单位学习,向"本是同根生"的企业取经,会显得更切实可行,也更亲切。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失为一条现实之路。“彼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对照别人,反思自己,更对自己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这些年来,以先进事迹与经验为企业界所传颂与学习的典型为数不少,其中作为学习对象久盛不衰的,海尔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海尔的成功案例和经营哲学,报导的已不少,诸如:砸冰箱、斜坡理论、日清日高、相马与赛马、国际化战略等等、等等,已为人所共知。但是每天去海尔参观学习的仍不绝于途,有关海尔经验的研讨班,也始终接二连三,保持兴旺。
大家热情高涨,要求学习先进,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已不满足于自身的固有经验与知识,需要打开眼界,去认识一下"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色。
但问题在于,向先进的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包括向海尔这样闻名遐迩的单位学习,究竟是要去学习什么?怎样学?
在这些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企业的生存灭灭永无止歇。但任何一个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能取得成功或导致失败,都是由各种具体因素促成的,不会有两个企业完全一样,因此要全盘照搬照抄别人的现成经验,用"拿来主义"的办法去学习,也决不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这正如古人所说: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为什么照搬人家具体的成功做法,却无法取得同样效果的道理。
要真正学到别人的经验,取得别人的“真经”,就不能停留在照人家葫芦画自己的瓢,而必须深入了解其所以成功的背后,到底走到这一步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换言之,要探求这些成功案例的特殊性之中,包括了哪些具有普遍性的东西。特殊性各各不同,无法仿效,但深入到其普遍性,就会对自己有所启发,就可以从中取得它的“真经”。
因此,了解人家的经验,这只是学习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学了之后要进一步加以思考,进一步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深入思考,去真正“悟”出其中共性的道理来。这样才能使他人的经验对自己有所启迪。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海尔,以及学习一切别人的先进经验,不是仅为了去了解和停留在一些具体做法上,而是要去探索这些案例背后具有哪些可以“为我所用”的东西。然后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去实践,去发挥,才能达到学习先进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