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关注上海“人力成本”

人才市场报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去年上海“两会”上,申城的商务成本问题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话题。“商务成本”这个名词也第一次出现在当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而作为商务成本组成要素之一的“人力成本”,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上海的人力成本为什么高了?过高的人力成本已经或者即将给上海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让上海的人力成本降下来?带着种种疑问,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对现行政策的反思
    
    现在,上海的用人单位常常要为就业者缴纳四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公积金)而头痛。不少企业认为这会增加自己的人力成本,降低竞争力。一些雇主表示:在其它省市,对社保的征缴没有上海那么严格,企业容易生
    
    对此问题,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袁志刚教授认为:所有的社会保障都会增加就业者的劳动成本,对于实际就业是不利的,但是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这是政府必须做的。关键是这当中的度如何把握,既要保持地区和企业的竞争力,又要保护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从保护劳动者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社保标准不能降低。
    
    另外,目前的社保制度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徘徊。保了“公平”的一面,却较难体现“效率”。上海的社保制度执行严格,体现了“公平”;外地执行很灵活,“效率”凸现。最低工资标准也是争议较大的方面。今年,上海又对最低工资进行了调整,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535元调整为570元,这是连续11年来的第12次调整。同1993年相比,上涨了171%。
    
    作为长期研究《劳动法》的专家,上海劳动咨询事务所主任、上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伟谈到:1993年我去美国学习时,当时联邦政府的劳工部制定每小时最低工资不低于6美元,这是联邦政府对就业者的保护措施。在西欧国家,根据不同的工种,最低工资也不同。作为政府的一项举措,最低工资的制定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关键在于标准如何确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上海市和其它省市的差异拉得比较大,最低工资方面应该做到全国一盘棋,这是专家们的一致意见。
    
    上海“人力成本”为啥高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中有这样两道题:“当每个人的非劳动收入增加时,劳动者的效用水平___”;“如果市场工资率是每小时4元,产品的市场价格是每单位0.8元,则当劳动力的边际产量超过___时,企业愿意增雇工人。”确实,对于上海的人事经理和老板们来说,控制雇员的非劳动收入和提高雇员的边际产量是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2002年,上海企业人均人工成本为44512元,投入百元人工成本产出的利润为13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9.0%,人工成本增幅高于产出利润。从经济类型分析,外商投资企业人工成本投入水平最高,为56931元。
    
    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使用劳动力各项费用的总和,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各项保险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等,这当中,劳动报酬所占比例仅为62.8%,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占到了25.1%。
    
    此外,企业还要考虑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加班费、中班、夜班、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下的津贴,以及伙食补贴(饭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等等费用。
    
    从人均工资来讲 1990年上海人均年工资收入不到2000元 现在已经变成了1.2万元 增长了6倍。而今年一家商业网站作出的调查更是令人大吃一惊。“上海人月薪全国最高,达到了5万元。”
        
    高“人力成本”的负面效应
    
    虽然那家商业网站抽取的薪酬调查样本多为外企,但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人均工资过高会带来两方面问题:其一是企业家觉得人力成本上升了;其二是上海人对薪水期望值提升 使得刚毕业的学生和失业的人员很难上岗。此外,社会保险金提取比例过高,对于企业来说,用工成本自然就很高。
    
    上海经济已连续11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成本也在年年上升。对于很多公司来讲,它们在上海已经感受不到劳动力成本低廉这个优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常务主任王振研究员说:“外来投资考虑的一个因素是人力成本,尤其是制造业,产品当中人工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
    
    一些已经进入上海的跨国公司和异地机构,感到商务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的压力很大,于是就希望“迁移”;而一些尚未进入上海的,则有到其它地方落户的愿望。资料显示,有些跨国公司只是在上海设立一个区域总部,但大规模的投资建厂却是在上海周边地区,如昆山、苏州、无锡等市,为当地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
    
    从长远看,如果不遏制人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将会给上海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大量的企业不愿意在上海落户,甚至迁出上海,上海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从而造成更多的人失业,这将会给上海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障碍。    
    
    降低上海人力成本 专家支招
    
    方法一 开放就业市场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袁志刚教授认为:企业的人力成本主要体现在工业领域,例如在上海办厂的人力成本很高,但第三产业受影响不大,比如服务业和建筑业并没有太高,原因是充分引入了外来从业人员,人力成本的矛盾得到调和。所以上海的“移民”政策应该放宽 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应更大一些 吸引更多的人来上海工作。当然 这个“移民”政策需要把握一定的度,两头都要兼顾,上到行走全球的国际性人才,下到吃苦耐劳的外来劳务工,都是上海目前缺少的“人力资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常务主任王振研究员也认为:应开放就业市场,让廉价的人力得以进入上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人力资源多了,劳动力价格自然而然会下降。
    
    方法二  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在去年6月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工作会议上,市领导指出:“推进小城镇社保体系试点,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完善上海社保体系,使社会保障更加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层次水平。”
    
    上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伟认为:我们建立“社保”的出发点是保障社会的公平,也是帮助国有企业脱困。上海的人力成本高主要是在市区,一些远郊地区就低得多。
    
    而“小城镇社会保险试点计划(为了降低商务成本,上海在嘉定、青浦、松江等三区建立试点园区,实施新的保险计划,简称为‘小城保’)”介于“农保”和“社保”两者之间。就积极性的一面来看,它抓住了当前上海人力成本高的要害,企业可根据市场,随行就市地调控用工成本。但“小城保”的对象仍有一定的限制,实施的范围也有一定的区域性(只圈定在试点区域中的新建企业中进行)。
    
    方法三  采用多种用工形式    
    
    “过去,我们的企业只有一种用工方式,现在,一家公司中可以有多种用工形式,这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上海对外服务公司副总经理严裕民这样介绍。作为上海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海外服现在可以提供的“软产品”大约有40种,涉及到用工方面的有四大类。
    
    一、人事代理。从代为招聘、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到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架构设计、流程整合。现在,很多外商投资企业都采用了人事代理。
    
    二、用工外包。企业内部“一国两制”,关键员工享受公司福利,一般员工以外派形式,关系挂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享受公司福利,由机构代为设计。
    
    三、小时工制。部分外企把一些不用8小时满打满算工作的岗位转为小时工来代替,以降低工资成本。
    
    四、临时租赁。对于一些季节性的岗位,采用临时租赁方式。
    
    采访后记
    
    根据上海的功能和定位:成为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的人力成本高于其它地区,也在情理之中。
    
    由于没有廉价的土地和人力成本,加之优惠投资政策的普遍化,一些粗放型的,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企业最终会选择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智力密集型和都市服务型企业,这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外,人力成本高,短期内对社会将产生一定的就业压力,但长期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今后,上海的普通劳动者必须有一技之长,大量的大学生当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将成为普通现象,这也是未来上海就业者的出路,上海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