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树立职业管理观念 避免盲目选择
“志趣和专业不合”是不少大学生的苦恼,他们没有将所学的专业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方向,但在毕业求职的时候却遭遇这样的尴尬:所学的领域自己不喜欢,期望的领域又难以进入。对此,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张剑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典型的职业管理问题。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当中,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做充分的理性分析。
实际上,第一次职业管理在高中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开始了,而现在的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多数是由父母或老师代劳,而不是出于个人意愿。因此,不少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很初级,往往带有盲目性,很少听取多方意见或依赖职业咨询公司,这对认识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张剑说:“对于专业的选择有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在你18岁到22岁之间,学了这个专业就不能学别的专业。中国人买东西常常要思考很多,而在对影响自己一生的职业进行选择的时候却往往很草率。”
他认为,李舜佶的一系列矛盾和焦虑比较有代表性。在很多人的脑海中,都没有职业设计和职业管理的观念。他们总相信实践出真知,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
李舜佶所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和新闻其实有可以结合的部分。比如经济新闻,就可以结合专业和兴趣之所长。如果他在读大学期间就将自己的未来职业目标设定为记者的话,那么,考一个新闻的硕士或者辅修新闻的二学位可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在决定报考南京大学研究生的同时,他又到一家报社实习,看似两者兼顾,实际上两者都没有兼顾好。他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美国学者雷恩·吉尔森在《选对池塘钓大鱼》一书中指出:“人们在选择的时候会面对多种鱼,如兴趣鱼、价值鱼、梦想鱼、能力鱼等。”这些鱼中间也会有冲突,关键是看你如何权衡。当一个人为自己准备多种道路时,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哪种道路准备得都不会很充分,因为你没有拿出精力为其中的一项全力以赴。“国外有关研究发现,一个人进入职场,在挑战性的任务中没有获得成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他的自信心,甚至对他的一生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关于李舜佶在一家行业报社仅仅坚持两个月就辞职,张剑认为很不可取。
他说,即便对工作不满,也应该以现实主义者的态度,给自己一段胜任的时间,让人觉得把你放到哪儿都是一块材料。成功的职业管理要把自己的发展跟组织的发展结合到一起。人要懂得借势,组织不给你机会你不可能有大的发展。《选对池塘钓大鱼》中曾经奉劝人不要轻易地进入职场转换,选好“池塘”对于职业发展来说是第一要义。
对于职业管理来说,一个人要了解自己的情况,能够对自己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然后再去选择职业。只有兴趣,是很难做到尖端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