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跨国公司:中国脸 打天下 (2)

时代人物周报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奥美的“乔”

  采访期间,乔天云多次提到奥美,并说“挺感谢在奥美的那段时光”。

  1994年,奥美公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打算跟外企服务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希望将来进入奥美的人有公关经历。身为外企客户经理的乔天云被调到外企公关部,并于当年进入奥美香港进行培训,“为的就是将来去奥美”。

  在奥美香港期间,乔天云没有英文名字,那时大家都叫她小乔,老板管她叫乔。“最开始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的老板。我们是从零做起,却要做很多东西,做得非常辛苦。”

  结果是,奥美与外企的合资公司没有谈成,奥美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办事处——奥美北京却于1995年3月1日成立了。“奥美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当时就一路做了下来。”

  “奥美的发展真的是特别特别快,我经历了奥美在中国市场从无到有到成长到成熟的整个过程,那个时候加班到半夜回家是很正常的事,虽然非常累非常辛苦,却是很开心。”

  乔天云主要负责消费品客户的公关业务,包括公司文化、品牌和产品线。“我那时一个人管好几个客户,虽然都是消费品,可能有时装的、时尚的、化妆品的、食品的,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你都要去了解。”

  柯达是她那时的一个客户,她一直跟踪了4年。当时柯达的中国合资公司刚刚成立,她带着媒体记者陪同柯达当时的CEO走访了北京、厦门、中山、上海、无锡等中国的许多城市。

  在奥美,乔天云化解了很多可能伤及客户品牌的风险,其中一次发生在1996年。

  那年,乔天云负责一个国外化妆品品牌客户,赶上国内一家检测机构与媒体合作对化妆品做质量检测。

  “检测的手段应该是很严格的,他们的方法是把化妆品秤重之后放在一个恒温的房间里,把盖子打开,过一定时间后再秤重,重量如果减少很多就说明保湿性不好。检测的结果是,国外品牌的保湿性都是最差的,只有一家国产品牌的保湿性是最好的。”乔天云说,他们给她的客户发了一个报告,问客户有什么意见,在截止日之前一定要回复,否则就要发布。

  乔天云怀疑背后可能有一些故事,因为她的客户的产品“在上市前都是经过严格检测的,且检测机构是此次检测机构的上级”。她从客户那里及其他地方尽量多地收集了充足的资料,然后去找那个机构及其上级以及那家媒体进行了多次沟通。公关的结果是,检测不合格的客户的检测报告没有发布,从而化解了一场危机。

  5年后离开奥美时,她已成为公司三个高级顾问之一。 

  钱静:不断调整方向

  她说话的语速很快,写文章也是快手,她的文章常常成为一些时尚杂志的主打篇目。

  她抱怨社会不公平,说自己是有北京户口的“外地人”,其实她的老家就在距北京咫尺的天津。

  如今,坐在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的交椅上,说起10年前的这些往事,钱静感慨良多……

  电视台的“编外翻译”

  1994年,钱静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去一所大学当英文老师。“这不是我选择的职业,是我被迫选择的职业。”好在有机会去中央电视台做翻译,她尽管每周有10多节公共外语课,但还是挤出大块时间去CCTV“挣外快”,且乐此不疲。

  在央视她属于“按劳取酬”的编外员工,在做外语专题节目之余,有时晚上还要去做英语新闻、翻译、配音。尽管很忙,但她感觉很充实,更多的是快乐。“那个时候刚刚大学毕业,能在电视台上班,感觉新鲜,感觉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现在每当听到《同一首歌》,我就会想起我在电视台的日子。”

  然而,这样的日子仅过了一年多,她就颇为失落以至思变,她明白,对她来说,“在电视台工作不是职业,做十年和做一年没有区别,只是一个挣钱的手段”,而在外企,可以从秘书做到经理直至部门总监,“如果在电视台,我绝对做不到部门主任。”

  她决定离开,不仅仅是电视台,还有安稳的大学校园。

  拿定主意,她于1996年1月很快办妥了从大学辞职的手续,于2月12日正式到福特公司上班,做公关总监秘书,从此走上公关之路。

  “第一次到一个大的跨国公司工作,做事总是提醒自己要小心,要考虑周围人怎么看。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当时却要一点一点地学习。现在对这个游戏规则很了解了,就觉得轻松自如了。”

  1998年,钱静获得了一次提升的机会,“职位相当于专员”。谁也没想到,当年底,她却离开了福特。她自己的理由是:“再往上走的可能性不大,在外企大公司里,做了三年换一换比较合适。”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的老板(公关总监)三年任职期满,回了美国。

  不再对机会说NO

  “我刚入行时曾错失一个机会,它所带给我的经验教训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钱静说,1997年在福特做秘书时,另外一家大公司的公关经理希望她去做他的副经理,他对她说:“我觉得你很有潜力,可以从头培养起,这会帮你转变秘书身份。”但因她直觉“不是很喜欢他的公司的所在行业”,便放弃了。

  “这在当时来讲是比较好的机会,但我没能把握。我从此总结的经验就是,只要是总体上利大于弊的机会,你没有了解全面就不要说NO。”

  认识到了这一点,她当年放弃福特到凯旋先驱公关公司、随即到阿尔斯通中国公司,就不足为奇了。

  “1998年底,凯旋先驱托人找到我,希望我做他们的汽车客户。我说我不想做汽车,我想了解另一行业,喜欢学新的东西,就选择做电信客户。我去的时候,公司刚刚跟客户签合同,还在磨合阶段,我和我的香港同事一起把它做稳了。夏天的时候,我和同事一起又争取到了另外一个客户,还做了一个IT公司企业形象的调研项目,学了很多东西。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一个过渡。”

  当1999年阿尔斯通找到她时,尽管她当时“不是特别想走”,但还是决定试一下。

  “面试之后,我觉得到大公司会更稳定一点,而且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上了一个台阶。” 

  当上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经理的钱静,最初是向中国区副总裁汇报,后来他退休了,她就一直向总裁汇报。不到两年,即在2001年,就被提升为公共事务总监。“我们是靠实力、对客户的承诺以及我们在中国的业绩赢得大的项目,包括三峡工程和大亚湾核电站项目,我们的项目管理和执行非常优秀。”

  想做业务

  “我不是特别在意压力,压力有时也是很好的机会,压力最大的时候,也是你最能发挥的时候。比如2004年有段时间压力确实很大。”

  2004年10月12日,“公司全球管理委员会的所有成员从世界各地汇聚中国开会,这之前,我们CEO刚在中国签订不少大合同,刚组织了新闻发布。此前不久,公司另外一个部门的全球总裁也带所有人来中国,而这之后我还要赶到 上海做另一个大会。所有事情都赶在一起,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我主持完新闻发布会,马上带他们所有人去郊区的一个别墅区,并提前将他们会议日程中的所有细节落实并不断跟进调整。我事先从一家大医院请了一个保健医生全程跟随,还安排他们早晨在房顶露台打太极拳,给每人准备了一件中国丝绸练功服,传递一种中国文化。并请了一个摄影记者和摄像师纪录所有精彩瞬间。”

  这种“无微不至的安排和照顾”,消除了开始时一部分成员对中国区的隔阂和距离。“最后一天晚上在贵宾楼饭店,我送别他们的时候,他们挨个和我握手,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由衷的微笑和谢意,CEO还反复祝贺我们的活动组织成功。全球人事副总裁后来专门给我们写了感谢信,这让我感觉很好。”

  钱静这么做,还有一点心照不宣的是“为了加强他们对中国区业务的重视”。由此,她也把目光投向了业务,用她的话说就是“我真想做业务”。

  “刚入行时,我觉得公关、市场活动做得很大很成功就达到目的了。其实不是这样,公关要以最小的投入给企业创造最大的回报来实现最优化。”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走到今天,钱静在欣慰的同时,却时常有一种困惑,即“下一步该怎么走,因为公关毕竟不是企业的核心”。

  为了“不局限于眼前这块自留地”,她于2000—2003年读了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