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派海归”中意成长型企业
Linda Liu在美国学习生活了9年多,在为回国发展准备的简历上,她在“个人特长”栏这样写道:“9年以上美国生活及工作经验;英语母语水平;多元化工作经历,善于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和交际。”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并在纽约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就任金融分析师的她,眼下正通过国内的朋友多方打听,寻机回国发展。
不止Linda一人有这样的想法。继“小海归”和“老海归”之后,一批年富力强、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少壮派”海归也准备“回游”到国内来开创事业发展新天地。
“回游海归”目标明确
Linda在美国认识的一些中国同学和朋友也在寻找国内机会。她们在国外完成学业取得学位、毕业后又成功地进入当地的大公司,在国际化的企业里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Linda现在是公司里公认的“明星”职员,但她还是不甘于现状、认为国内发展机会更多,空间更大,想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大环境里一展身手。“在国外工作生活不错,但发展的空间比较有限,而且始终没有什么归属感。”这也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
“我们的目标是那些即将或刚刚进入国内的外资企业,或是大中型的国内企业。”Linda表示,她认为,语言优势和跨文化生活工作的背景,使得他们在这一类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里能够更快地显示出优势,发挥个人价值。
的确,越来越多的外企进入国内,甚至把亚太区的总部、研发中心搬到中国;同时,在通信、电子电器、IT、纺织等领域,也正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真正走出国门,在海外拓展市场。这些企业都需要那些熟悉国内外市场情况、具有跨文化背景的人才,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正在上升,Linda认为,在上述两类企业里她能够找到用武之地。
国际化也须本土化
尽管充满自信,但在找到合适的机会之前,Linda还是不敢贸然辞掉在纽约的工作回国。
曹蓓是上海润杰咨询的猎头顾问,经常遇到像Linda一样的“海归”。“他们决定回国的原因很多,但国内机会多是最吸引他们的一点。”曹蓓表示,从需求来看,在上海这样一座国际化的城市里,有海外背景者机会非常多,但具体到每个人,还是要看个人的定位和对市场的把握。
她认为,上述两类企业确实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比较大,Linda们出身海外名校、语言能力出色,眼界开阔,同时对跨文化的理解比较深入,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但有个问题是,这些企业在招聘中高级人才时,一方面注重国际背景,但更要求有国内工作经验,了解中国当地的市场,对特定行业领域的市场运作状况有深入研究。而像Linda这样在国外学习生活了较长年头的“海归”最大的问题就是已经不太了解国内的情况,在生活上也比较西化,这可能是他们回国发展时将会碰到的一大问题。如果是在大学本科或高中时期就已出国留学,未曾在国内工作过,对国内行业的情况、人才市场的状况等更缺乏了解。而这也是一些企业放弃“海归”宁愿聘用本土人士的原因。
“如果是上面所说的情况,即使目前在国外发展得不错,回国后恐怕也得要调整心态和定位,从积累经验和熟悉市场出发。”曹蓓认为。
着眼长远发展潜力
记者电话采访了几位国内企业的HR,他们与曹蓓的意见大致相同。其中一位通信公司的HR表示,上海的各类公司、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像Linda们这样有海外工作的“少壮派”长远来看发展空间非常宽广。但回国之初他们必须经历一段适应和磨合期,假如一时难以找到最为满意的职位不必操之过急,“这批人的发展潜力可能会在回国3~5年后凸现出来,成为‘高能级’的国际化职业经理人。”
另外,Linda们回国寻求发展的渠道也是一个问题。很多人不了解国内人才市场,不知如何下手找机会。有HR认为,回国谋发展务必提前打探情报,综合运用网络、猎头等各种方式,最好是能够与意向企业直接取得联系,获取第一手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