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整合出现矛盾先“妥协”
“有一次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演讲,95名听众中,只有3人看好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其中有2名还是我们联想的员工。”
日前在“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柳传志幽默的自嘲引来阵阵掌声。他表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去”,突破在国内发展的“天花板”已是大势所趋。
柳传志以联想与IBM的PC业务并购案为例,详细阐述了企业并购与后续整合的多项原则。
①“为国争光”是后话
2000年,联想的PC业务在国内已占有近35亿元的市场,发展空间开始受限,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已经势在必行。新路子无非两条:一条是在国内市场多元化发展,另一条就是到海外发展。“2003年,联想高层用1个月时间对前3年的战略作了检讨,决定专注于PC业务并向国际化发展。”柳传志介绍说。
一般企业走国际化道路,一缺品牌二缺国际化资产。柳传志认为,要解决这两缺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自己积累,二是进行并购;前者所需时间较长,后者则风险较大。“巧合的是,2003年底IBM高层派人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与我们合作。联想的管理层决定尝试并购,但当我把这件事拿到董事会上讨论时,却遭到一致反对———他们认为风险太大、难度太高。”
事后,有人说联想做这件事是出于领导业绩或为国争光的考虑,柳传志表示:“那些都是后话,当时最关注的还是企业的存活问题。因为全世界并购案中成功者仅25%,更何况像我们这种‘蛇吞象’的并购?董事会起初考虑否决,经过我们大量的工作后,才决定启动谈判,但仍未表态同意———可见我们对这个事确实极其慎重。”
②“烫手的山竽”变肥肉
柳传志说,在决定是否并购前联想仔细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IBM为什么要出售PC业务?最后得出的答案是———郭士纳主掌IBM以后,管理思路是以软件和服务为主,希望逐渐剔除硬件业务,出售PC是其整体战略的延续,而非业内传言的“套现”。
同时,PC业务在IBM是亏损的,联想凭什么敢接过这个“烫手的山竽”呢?柳传志表示:“我们研究认为,双方存在很大的优势互补空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成本优势互补。IBM的PC业务毛利率相当高,达24%,联想的毛利率却仅有14%。IBM在如此高的毛利率条件下仍然亏损,是其高昂成本所致:
第一,体系性成本高。整个IBM的管理费用要分摊到旗下的各个事业部,PC部分毛利率相比其他事业部要低得多,利润就被摊薄了,但联想没有这部分费用。
第二,管理费用高。IBM历来是高投入、高产出,花钱大手大脚,因此管理费用高昂。譬如生产一台PC机,IBM要24美元,联想只要4美元,这里就有很大的压缩空间。
双方合作的第二个优势是采购。IBM在采购芯片、硬盘等方面有其优势,联想则在显示器方面有采购优势。这里又有一块利润空间。
第三个优势则是客户类型互补。IBM的PC部门此前受整体战略所限,其PC通常只卖给大客户而不卖给消费类客户;IBM主要做大客户,联想做中小企业和消费类企业更为擅长;IBM最好的产品是高端笔记本,联想则是台式机。“经过反复计算我们认为,确实能产生一大块利润空间。”柳传志分析说。
③给杨元庆打“预防针”
并购在双方的谈判中一点一滴地完成了。“并购有利可图,当然也有很多风险,其中最危险的一关就是整合,特别是业务整合与文化磨合。幸运的是,双方在很多方面存在互补,所以整合效果比预期要好。”柳传志说。
在他看来,双方的工作语言相通,即双方的业务水平属于同一层次。“这点极其重要,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就谈不上后面的文化磨合。”
其次,柳传志还特别注意到,IBM的业务是全球性的,而联想的只是在中国,因此刚开始时双方不存在各地人员直接碰撞的问题。这与惠普和康柏合并时不同:惠普和康柏在中国各有1000多人,但合并后他们在中国只能留下1000人。
同时,联想为文化磨合所作的大量准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一些股东担心杨元庆做事风格太过执着,我们就提前反复做了预演,提醒他做董事长和做CEO是不同的,结果非常好。”柳传志介绍说,“元庆在并购的第一天对中国员工特别强调了三个词,坦诚、尊重和妥协,之后也向全体员工同样传达了,事实上大家基本做到了这三点。”
最后,柳传志专门强调了“妥协”的必要。他指出,如果一开始双方为一些问题,哪怕是为重要问题而矛盾频发,那么在是非未明之前,矛盾很容易上升为合作双方员工之间的矛盾。“因此,有矛盾时首要的是先“妥协”,搞清楚什么是更重要的事情,双方再慢慢腾出时间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