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西南航空的成本故事

coachsky.com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价格战的实质就是成本战。无论是降低成本,以求提高自身在行业里的地位还是试图让对手承担高成本反应等等,“成本”这张牌在各行各业里都能被演绎成各式各样的故事。

  1990年至1992年,美国的航空业连续亏损,其中1992年的亏损就达到20亿美元。三个较具规模的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美国西部航空公司、TWA公司相继倒闭,其它的航空公司也是惨淡经营。但令人惊讶的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虽然不是一家大公司(营业额排名在四强以后),利润率和增长率却都出奇地好,仅1992年的营业额就增长了25%。那么它的成功奥妙何在?其实就是人人都熟悉的低价攻势。但这个低成本低价格的攻势却是其它竞争者无法仿效的。

  在美国,航空运输业已属于利润不高的行业,要想在这个寸金寸土的国度里降低航空运输成本,必须从许多细节方面入手。西南航空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措施,如飞机飞行时不向乘客提供正餐,只提供花生与饮料;飞机座位不对号入座,想选择好座位就需抓紧时间登机,从而将登机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公司不提供集中的定票服务,也不办理行李的转运,这些都成了乘客自己的事,等等(这样做使得西南航空公司70%的飞机滞留机场的时间只有15分钟,而普通客机需要一、二小时。对于短途航运而言,一二个小时就意味着多飞了一个来回)。从表面上看,这些措施分明是降低服务质量,令乘客避而远之。但实质是,服务质量越高就意味着成本的攀升。反之,如果适当地牺牲服务质量就能带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呢?实际情况是,虽然西南航空公司的措施令乘客感到不快,但由于它的价格实在便宜,再加上西南航空公司大部分为短途航班,所以人们还是乐于做出让步而倾向于低价格的短途旅行。用西南航空公司总经理凯勒赫形容自己低价策略的话说:“我们不是和飞机比赛,和我们竞争的是汽车。我们制订票价要针对福特、通用、尼桑、丰田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公路早就有了,但那是在地上,而我们把高速公路搬到了飞机上。”虽然西南航空公司的服务水平与其它航空公司相比有所下降,但它并不低于汽车运输公司,而价格却与它们相差无几。用坐汽车的费用去乘坐飞机,何乐而不为呢?

  除此之外,西南航空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还采取了另外一些“出格”的措施。如只选择波音737这一种型号的飞机用于经营,这使得人员培训、维修、保管的费用都能降低。再比如,它让空中小姐和飞行员都参加飞机的清洁工作,这无疑减少了雇员,降低了雇员的使用成本,却让空中小姐和飞行员产生了一定的安全感和对公司的忠诚。这是因为,当公司运作良好时不去大量地聘用新员工,而是尽量地发挥老员工的潜在能力。这样以来当公司遇到挫折时也不可能大量裁员,从而使得职员产生了稳定感。

  西南航空公司的低价攻势让竞争对手无可奈何,尤其是那些飞机型号齐全、长短途航班齐备的大公司更是无法仿效,它们只能看着西南航空公司从自己手里抢走大批顾客。1994年5月2日,凯勒赫的照片登上了《财富》杂志封面,并配有专题文章《他是不是美国最好的总经理呢?》那时,西南公司的经营效率依然是其它竞争者无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