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三名 毕业生基层就业需政策促进
新华网西安电(记者许祖华)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毕业生就业压力继续加大。记者近日在陕西部分高校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就业岗位不足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仍需政策促进。
用人单位选聘人才强调“三名”
记者从陕西省教育厅了解到,今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99707人,其中研究生15630人、本科生86245人、专科/高职生97832人;毕业生总数比2006年增加1.6万人,比上年增长19.98%,也是历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用人单位陆续进入高校开展招聘活动。据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民助介绍,截至目前进入西安交大进行专场招聘的企业数量较去年有明显增加,企业进入校园的时间明显提前,但开始出现锐减的趋势。在大量企业已经招聘完毕的情况下,学生的签约情况较之去年同期并没有明显提升,研究生同期签约量有所增加,本科生却略有下降。
从西安交大的情况来看,企业对工程类专业需求比较旺盛,面向未来发展的新兴专业目前需求不足,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需求不足。重点高校的学生依然是用人单位的关注重点,到西安交大招聘的单位设定的用人标准都较高,特别强调“三名”:要名校的学生,要知名专业的学生,要名师带出来的学生。
西北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心主任杨宏亮认为,学历、专业、性别等因素差别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很大。总体来看,研究生就业率相对较高,本科生就业供需基本平衡,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热门专业就业容易,部分基础和长线专业就业压力大,各专业之间的供需差别依然较大。部分专业的供(毕业生)需(用人单位)比例达到1:10以上,供不应求,如西北大学的地质、化工及IT类专业等,而个别专业的供需比仅1:1左右。
西北大学作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及“211工程”建设院校,市场需求信息总量较大,但需求结构不平衡,对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女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文科专业的女生,如果自身条件、学习成绩、性格等方面没有突出优势,很难找到理想就业单位。
“供需矛盾”仍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在采访中,一些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有业不就”是指毕业生选择主动不就业,准备出国留学、考研或参加各种培训为自主创业做准备等等。而“无业可就”是指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就业。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无业可就”。
首先,“供需矛盾”突出。“供需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毕业生数量增长幅度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等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实际技能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等等。
杨宏亮说,根据我们在就业网上的调查,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较高,很多毕业生将就业的地区定位在南方沿海城市及省会城市,将月薪定位在2000元以上,因此很多中小城市的用人单位来学校举办招聘会,参会的学生比较少。
其次,市场缺陷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是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的直接体现。
第三,政策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若干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但是,有些地方政策不能落到实处,尤其是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毕业生的充分择业。
杨民助说,地方和行业的规章和做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有些地方保护政策,例如户口控制政策已经造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一些行业的门槛也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例如一些行业要求必须参加人事部门的考试,而这些考试的时间与大学生的毕业时间不一致,造成学生迟迟不能签订协议。
据了解,虽然中央和各地不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但是由于基层,尤其是有大量人才需求缺口的西部基层地区在自然环境、待遇、工作条件等软、硬件环境的局限,西部、基层地区仍然不能吸引毕业生。
最后,目前一些毕业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和错误观念,如过分强调地区、行业、专业对口、条件、待遇等,"有业不就"的现象也依然存在。迟迟不签约和签约后很快毁约的现象也较多,特别是研究生的毁约率较高。
面向基层就业仍需政策促进
陕西一些高校师生认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既需要国家建立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导向机制,也需要高校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毕业生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第一,国家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尤其在新设专业、招生计划审批等方面结合社会需求进行科学调控。同时,通过诸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进村、进社区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等项目,合理调控和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在已有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基础上,制定实质性的优惠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尤其是以政策推动基层地区和单位转变观念,创造有利于毕业生建功立业的软硬件环境,构建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长效机制。
第二,高等学校应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还应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尤其是引导毕业生主动到基层就业。
第三,消除地区和行业目前的准入限制。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力度,大力倡导网上招聘,节约招聘成本,减少招聘活动对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影响。国家还应逐步推行大学生就业服务的社会化,减少学校的负担,使学校把主要资源集中使用在培养合格人才的事业上。
第四,毕业生也应认清形势、认识自我、把握机遇、及时就业。降低期望值,应有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