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引导员工做内部讲师?
2、如何进行讲师能力培训培养?
3、如何进行讲师日常管理?
我的观点:第一个问题是内训师管理关键,也是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关键,员工为什么要申报内训师?我们需要给他一个足够的理由,包括很多培训工作者本人对负责做培训管理工作似乎都没有找到一个足够的动力,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培训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么立竿见影,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培训工作的特点,这个特点造成:
1、相比其他管理工作,培训工作效果、价值难以量化,难以评价;工作的绩效往往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培训起到的是催 化作用,而非主体、决定性作用,这样就给培训工作效果的考核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2、因此,相比其他管理工作,培训工作容易缺乏价值感;缺了不缺,多了不多;有,是锦上添花,无,也未尝不可;
3、所以,相比其他管理工作,价值依附于其他业务部门的绩效,很多人甚至觉得培训工作更像吃“软饭”,务虚,不务实,缺乏真“本领”,有很多,加上麻烦还不少,很多人也就不愿意从事培训工作。
因此,培训工作的管理,一个是培训文化建设,一个是培训机制与制度化建设,培训文化的建设,就是要给予企业培训工作做清晰、明确定位,还原培训工作价值原点,培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不要把工作形式化了,文化本身就是精神层面,形式化后,信任度缺失,就发挥不了作用,培训文化建设不仅在于要倡导战略思维,还应紧紧围绕培训工作对于员工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展开一些务实的认识和理解。
它包括三个核心作用:
1、培训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与持续发展的作用
2、培训对团队健康成长与提升绩效的作用
3、培训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的作用
落实第一项作用,决定能否获得企业高层决策者的支持,落实第二项作用,决定能否获得中层管理者的支持和配合,落实第三项作用,决定培训文化是否能够深入人心,三项作用并非并重关系,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所处行业竞争环境与管理基础成熟程度选择实际操作侧重。相对来说,能够自高而下的实施,有利于获得政策性支持,取得好的效果。(我本人在某IT企业中负责培训管理期间,1、通过建立商务干部训练系统帮助集团高层解决干部选拔/培养/任用无序的难题,2、通过业务培训降低团队流失率、提升业绩,使培训体系建立工作能够顺利落实。)
培训机制与制度建设,实际上就是保障培训策略和培训文化具体实施与落实,完整的培训机制实际上不是孤立的,他和人才选拔、评估、任用会形成一致的标准,使培训效果与绩效考核管理、薪酬激励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使职业发展不再只是以业绩论英雄,以短期利益排座次,当然,现实操作中,很少能真正做到完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充分考虑到内训师在职业发展通道中的作用,比如晋升上、评级上,不仅考量业绩,还评价你的领导影响力、培养员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如果能够顺利落实第一个问题的话,就为解决第二个问题打下良好基础,如何培养内训师的专业能力,原则上需要先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内训师胜任能力标准,再根据企业资源投入确定培养的模式、内容、流程,一名真正优秀的培训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广博的知识、专业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当然,企业内训师相比职业培训师在要求上会有一定区别,内训师更重实际操作与实际应用,在培养上可采用定期安排专业讨论、专业培训、实战模拟训练等等方式,分阶段、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通过实践,定期对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及时总结、讨论一并进行改进。总结归纳可以采用“定位、知道、做到、得到”内训师四步成长模式来培养内训师,即:
1、定位:定位内训师什么级别,讲什么课题,纵向可分初级、中级、高级;横向可分文化/知识类、操作技能类、素质修养类;斜向可分内训师个人性格、气质、知识结构、经验技能等;
2、知道:通过分析内训师胜任能力、优秀培训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知道自己的差距,知道如何提高的方法;
3、做到:通过课堂专业模拟练习、安排培训实践(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参与课程开发、课程讲授等)通过量变到质变的成长;
4、得到:定期跟进、评价、总结,拟定下一步改进计划。
第三个问题,兼职内训师属于虚拟矩阵式管理,原则上没有日常管理,只有专业的支持和成长考量,主要是通过定期制定成长目标、计划;定期培训、支持;定期评价、考核;定期总结、激励。专职内训师就有日常管理了,需要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企业的不同,周期、强度、流程都会有区别。
以上观点,仅属于个人对于从事培训管理工作的感受而已,有很多不足,同样希望得到指教,一方面,敬佩各位博友的敬业,另一方面,也在于抛出自己的“砖”,引出更多“玉”,得到更多的学习。
南京猎头网
www.lebohr.com